学区房涨价,早已经不是新闻。几乎在全国的每个一二线大城市,学区房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对于有点钱的人来说,不买学区房,就是心理难受。

中考新政频出,价格震荡,“老破小”学区房还买吗?

最近几天,据说上海出台了中考新政,让刚买了学区房的人心里有点凉。当然了,网上到处都是挺腰打气的文章,说中考新政不会影响学区房的价值。估计,中介们急了。


追求学区房,自古有之。被家长们一直认定为买学区房鼻祖的自然是孟母,三迁之后终于培养出了亚圣。


房子与学校联系起来,开始是与户口结合的,后来又与资产密不可分。如果说曾经是有权的人的孩子上好学校,那么,现在在很多地方变成了有权加有钱才能上好学校,或者你特别有权,或者你特别有钱。


划片上学,对学生好,对家长好,方便上下学,方便家长接送,要知道,现在的中小学,正常上学放学时间是很早的,工薪族们根本无法自理,近一点,大家都合适。谁也不成想,以后学区房成为内卷化、起跑线前置化等教育问题的核心症状。


学校生而不平等,天然就有好学校坏学校之分。不说什么学校出过大师高官,就说这种学校如果处在名牌大学附近或者达官显贵出没之地,交通便利,生源质量好,老师水平高,教出来的学生就会自然平均不错,久而久之,名校形成了,正循环,你想打破都不行。


在最近这些年,随着人口的流动,老的教育格局已经大变样,乡村的小学除了新建的明亮标准化教室,啥都不剩,大多数县城的中学生源也被其他地方的优质学校先掐尖,优秀老师被挖走。如果说是留下一地鸡毛,那是对人不尊重,但事实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人往高处走,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拥有的教育资源不够好。农村的要孩子进城,县城的孩子要进市区,市区的孩子要到北上广,北上广的孩子要出国。当然,河北的孩子都想去衡水。


让这一状态加剧的,还有现行的中考政策。一般来说,全国大多数省份里,中考的普通高中录取率都不超过50%,连上海这样的超级都市也只有55%的初中生可以考上高中,而如果孩子考上的只是普通高中里面的普通高中,未来要上985211的概率就更低了,必须得进重点高中。

中考新政频出,价格震荡,“老破小”学区房还买吗?

于是,这个链条成立了。买学区房,让孩子上重点小学,然后重点初中,然后考上重点高中,从而为重点大学开辟出最好的通道,也许在最后,孩子还是没考上清华北大,但家长们都觉得无怨无悔,对得起孩子。独生子女的教育,家长们是豁得出去花上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举债,孤注一掷的。


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没有人愿意成为试验品,谁也失败不起。因此,教育培训走向极化,学区房也走向极化,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不计成本的给这个链条上的财富攫取者们心甘情愿的送钱。大家都在私下里骂,但却人人都争着跳进去。


从学区房的畸形到全民学英语的争议,概莫能外。不过,学区房与其他教育投入不同的是,学区房本身也是金融产品,只要人们相信自己家的孩子入学后还会有人高价接盘,那么,学区房就是保值超值增长好商品,多少钱都不重要。当然,很多人都清醒,这个梦迟早是会破的,但肯定不是自己。击鼓传花,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


各地也采取了形形色色的方法,划区连片招生,组建教育集团,学区房6年才一个名额,等等等等,但都会被聪明的中介与家长们联手破解,从来没有一个真正能解决问题。什么是解决问题,就是让孩子们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


其实,你问很多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所谓教育公平的认知。有人觉得应该学习好的上名校,因为自己家孩子成绩好;有人觉得应该距离学校最近的孩子上这个名校,因为自己家孩子成绩不好但距离近。有人觉得应该让自己的孩子随便挑学校上,没有其他理由,就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


学区房的问题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供需矛盾这个市场经济规律的教育方面的总症状。纵使你有千条妙计来解决,人们依然有万种办法去破解,不会有一个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上面,绑着对外来人口的政策,绑着户籍制度遗存,绑着财富分配不均,绑着社会的评价标准,更绑着千百年来的共识,更是教育投入多年的欠账积劳成疾。


上海推出的中考新政,对比以往的任何手段,确实更进一步。在新的方法面前,如果一味的购买高价学区进了当地名初中,很有可能因为本校竞争问题而上不了重点高中,反之,如果在一个水平相对差的初中,反而有机会脱颖而出上了重点高中。中上生源有可能最好的选择是就近读初中,学校越差机会越大,那么,所有初中生源将作一次大调整,结果会怎样呢?


上海已经行动了,北京会跟上吗,全国会跟上吗?学区房,人人都知道是在投机,但却乐此不疲,但故事总会有终结的时候,就如茅台的股价。


买不买学区房,卖不卖学区房,这道选择题,留给了家长们,好好上个奥数培训班来帮助解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