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欲携手易到用车 共享单车的新平台入口之争正式打响
当越来越多的人出门不坐出租车而是选择滴滴打车,旅游不住酒店而是通过Airbnb进行民宿,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万物共享的时代正悄然而至。2014年,OFO共享单车的横空出世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这种依托于移动互联网的出行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城市用户的出行痛点,提高自行车使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共享单车一经面世便得到了目标群体尤其是年轻人的疯狂追捧,而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注定不会让OFO一枝独秀。2015年,摩拜单车的强势入场打破了共享单车领域OFO“独领风骚”的局面,两大巨头的势均力敌也让市场变得愈加火热起来。

2017年4月27日,滴滴出行新增入了“OFO单车”入口。此后,OFO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滴滴出行的APP来取车用车,二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完成用户注册、押金缴纳、在线支付、客户服务等一系列流程的全线打通。由于产品之间的高度相关性,OFO能够借助滴滴出行平台所带来的巨大流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用户和订单数量,轻松打破用户需求饱和所带来的“瓶颈期”。对于OFO来说,接入滴滴平台令其受益匪浅,但对于滴滴来说,OFO真的是共享单车领域最佳的合作伙伴吗?那可未必。

当国内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摩拜和OFO在最近一轮的融资中分别宣布将“战场”延伸到国外,积极开展国际化的企业战略部署。据悉,摩拜单车目前已进入全球4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并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和高通达成合作,通过全新的“北斗+GPS+格洛纳斯”卫星定位和移动物联芯片,打造可实现全球无缝实时连接的移动物联网系统。
尽管摩拜的“出海”之路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但在内盘不稳的情况下就迅速寻求海外发展其实并不符合共享单车集中资源抢占市场的原则。OFO的创始人戴威提出了小黄车要加速推进国内外战略布局的发展规划,不少人认为,有腾讯做支撑的摩拜在最新一轮融资中宣布的国家化战略更像是放了一个烟雾弹,在与国际接轨这一表象下隐藏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扩大战场、拉长战线,从而拖垮OFO这一竞争对手。
如果说2016年是共享单车领域百花齐放的高速发展期,那么2017年就是摩拜“小红车”和OFO“小黄车”两大行业巨头的高效扩展期。OFO接入滴滴出行预示着共享单车的行业竞争进入新的阶段,早就接入微信小程序的摩拜单车在这一方面也不甘落后,借用中国第一家专业提供专乘约租车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易到”正式打响新一代平台入口之争。时至今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摩拜和OFO之间已不单单是自身品牌的竞争,更是阿里和腾讯等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孰胜孰负?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