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8岁,身患高血压、冠心病,还有癫痫病史,他家里并不富裕,平时虽然发病次数多,但总是吃点药扛着,很少到市上大医院看病。当他坐到我们新装上的远程会诊设备前,既紧张又兴奋。” 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卡子镇仓房村卫生室的村医袁章怀,在回忆起2017年6月13日那天这样说道。

精准扶贫,用远程医疗为村民打开就医新通道

仓房村位于白河的后高山,共有271户、971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平时来村卫生室看病的人主要是慢性病患者、留守儿童以及孕产妇。面对没有条件去大医院就医的患者,村医肩上的担子很重。

仓房村卫生室开通安康市首家村卫生室远程医疗服务

6月13日,是仓房村卫生室开通安康市心医国际远程会诊平台服务的第一天,当天就迎来首个接受远程诊疗的患者。从这天开始,村民不用不仅不用跑远路,就能看到大医院的大医生,还大大节省了就医费用。

对于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加入安康市医联体后给这个村子带来的变化,袁章怀心存感激,“我1997年上了白河卫校,2001年接手我父亲的卫生室,成了一名村医,平时就靠自己钻研和提升。过去,有很多病我无能为力,甚至拿不准,不敢接诊。在一个偏远的农村,我们的医疗水平远远低于上级医院,优势医疗资源永远集中在上级医院,‘小病不出村’的目标很难实现。现在有了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互帮互助,大家共同分享彼此的资源和智慧,在这个紧密联系的体系内,村医提升了诊疗技术,病人得到了实惠。”

现场与安康市中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连接

打赢脱贫攻坚战,加速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卫生与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突出短板,应当成为健康扶贫的主要方向之一。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毋庸置疑,健康扶贫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之关键。

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健康扶贫工作的推进落实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已分类救治360万大病和慢性病贫困患者。全国各地也积极展开探索,成效明显。而构建分级诊疗体系作为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良方,成为各地落地实践的重点,其中贵州、青海、陕西等地的建设状况成果喜人。

以陕西省为例,当地针对151万余贫困人口进行“靶向治疗”,践行国家健康扶贫战略,联合心医国际为陕西省5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90%以上地区全面覆盖了多级医疗协作网络,有效保障农村贫困人口“足不出户”享有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此外,当地“双管齐下”,还积极建设了以安康市中医医院、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西京医院等各大医院为中心的20余个区域及专科医联体项目,不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程度,为民众构建了一个提供“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健康诊疗服务体系。

作为陕西多地医疗协作网络体系建设及服务提供方,心医国际提供了优质的信息化建设及资源协同服务。目前心医多级医疗协作网络已经覆盖全国21个重点扶贫省份,完成307个国家重点扶贫县的服务分布,用服务持续推动基层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打造全民共享的健康就医体系,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推动健康扶贫落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