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阔旗音乐力推红歌《梁家河》,传承光荣使命!
“人民的好知青,燃烧着岁月激情;上山下乡的号令,担起光荣使命。”
这句歌词出自“墨龙”顾唤予先生所作的《梁家河》,正值第九十一届建军节之际,他借用《梁家河》赞扬过去那些新中国的成立四处奔走、传播知识的知青们。那是新中国萌芽之时,没有知识的人要低头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有知识的人要传播知识,让更多人受惠。
而《梁家河》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它起源于毛泽东1939年的《青年运动方向》发言,感染了从1955年到1966年全国上山下乡的城市知青约120万人。那是知识分子刚刚崛起的闪光时代,是知识之光刺破愚昧的迷雾,真正照耀在中华大地上的历史时刻。

故事中的知青们,是从1955年团中央组建的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到1962年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动员知青上山下乡,1968年掀起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知青成为了新一代的开荒创业者。《梁家河》唱的,不只是那些知青在艰苦条件下的奋斗,更是新中国崛起的关键时刻。那是顾唤予先生在亲临北京鸟巢知青博物馆后,所看到的1955年耀人的知青岁月。是几代中国至今,都会遥想的往事。

《梁家河》中的知青们所留下的印记,在冰冷的大西北,在静夜的山沟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一群原本属于青春校园的莘莘学子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福祉,为了大家共同的信念:原先在大城市才得以见到的白皙面庞,在梁家河边淌成了黝黑;原先只知埋头苦干的农民们,在他们的指导下,如同牙牙学语的孩儿,用粗粝的手指逐一划过书上的字句。
支撑他们努力的源泉,是从党组织那里得到的信念:为新中国崛起而奋斗,永不再被列强折辱。信念和理想,化为汗水与辛劳,洒在梁家河里,聚成人民的福星。《梁家河》这首歌,比起记录史实,更是作曲人顾唤予先生,对于这种不畏艰难险阻、一心为人民群众服务精神的高度赞扬。他本人也是这一理念的忠实传承者:国际阔旗集团的宗旨,就是向这些红色英雄们看齐,他们的精神品质、杰出贡献,绝不亚于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而阔旗集团就是本着这样的拼搏精神,造就了300天在荷兰上市的奇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创立了大通文旅,使之成为国际品牌,为世界人民提供服务。由此可见,这首歌的主题思想,绝不仅限于当时的历史情形,真正优秀的思想理念,是古今皆宜的。

国际阔旗集团董事局一行游览知青博物馆合影
“人民的好知青,离开了大北京,咱延安老百姓,迎来了大福星。”知青们用沸腾的热血、无穷的智慧、勤劳的双手,在农村及边疆地区架桥铺路、开荒种地、屯垦戍边、教书育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阔旗领袖顾唤予
他们的名字,不是被单纯地写入在上山下乡的记录中,而是留在为建设边疆,致残致死的英雄榜上。张勇、蒋美华等许多为了建设农村及边疆而献身的英雄事迹,他们的鲜血永远融和在第二故乡的河流里,他们的生命之花永远盛开在第二故乡的土地上。
我们现在的生活过于安逸,安逸到忘了西北大地原本荒凉的面目,过剩的生活质量甚至让每个人都为自身利益精打细算,却忘了成就今天的是那真正可贵的奉献精神。让我们一起高唱《梁家河》,永不在时代的变迁中忘记信念的可贵。

图左是阔旗音乐首席执行官、作曲家“金龙”徐晓欧(X.O),图右是国际阔旗集团董事长、作词家“墨龙”顾唤予(Redmen Gu)
《梁家河》
演唱:KQ先生
作词:顾唤予
作曲:徐晓欧
梁家河 梁家河
梁家河 梁家河
人民的好知青
离开了大北京
咱延安老百姓
迎来了大福星
西北风冷冰冰
山沟沟它夜宁静
窑洞里闪闪油灯明
苦读人儿闻鸡鸣
人民的好知青
燃烧着岁月激情
上山下乡的号令
担起光荣使命
忘不了乡亲情
临别十里为我送行
等咱回到了大北京
一定要造福百姓
副歌:
梁家河 梁家河
就在那黄土坡
那里有我的根 我的魂
我的故乡就在梁家河
梁家河 梁家河
就在那黄土坡
那里有我的歌 我的河
兄弟姐妹就在梁家河
兄弟姐妹就在梁家河
扫描二维码,欣赏《读书人在窑洞》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