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艺谋背后的“影子编剧”:像境州一样坚强
作者/斯塔西 编辑/谢维平
《长城》之后,《影》被认为是“国师”张艺谋回归初心之作。很多人津津乐道《影》的故事内涵,将其归功于原剧本《三国·荆州》引经据典的朱苏进,但真正让这出历史正剧脱胎换骨,变成一出人性反转大戏的幕后推手却另有其人。
她刚刚拿下了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网上却鲜有资料提及,外界甚至不知道她的性别。这位张艺谋愿意让出第一编剧位置的写手,何许人也?
“影子的故事背后,藏着一个影子编剧。” 威秀娱乐集团亚洲公司总裁艾秋兴在《影》开机时戏称,作为剧本最早接手人与项目制片人,一语双关地点出了这位不为人知的编剧——李威。
当小娱见到李威时,这位温婉儒雅的女子难掩紧张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我是那种古墓派的编剧,平常很少与人接触,喜欢和自己脑子里的人待在一起。”
不善言辞、内敛含蓄的李威就这样,娓娓道来她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如何成为了张艺谋身后的编剧,并在创作上像境州一样,逆袭成主角的故事。
寻觅能以柔克刚的女编剧
张艺谋在多个场合说过,他想拍一个替身的故事。“每次我拿到一个古装戏本子的时候,就会想它有没有可能被改编成一个关于替身的故事。” 外界无从得知张艺谋为何对替身这样的小人物如此执迷?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当艾秋兴把朱苏进的《三国·荆州》递上来时,张艺谋就意识到拍替身的时机到了。但没想到的是,改编朱苏进的剧本却是难上加难,执着于军事题材的朱苏进擅长宏大叙事,展现的是对冷兵器时代谋略战术的迷恋。
威秀娱乐集团亚洲公司总裁艾秋兴
张艺谋则试图在帝王将相的权术之外,从替身故事中挖掘出平民视角的人性变化。李威形容说,张艺谋好比是用朱苏进的瓶子装自己的酒,但却无奈撬不开这个瓶子。
承担过撬瓶重任的编剧,不乏有张艺谋合作过的昔日伙伴,连顶级编剧都撬动不了朱苏进的原版。还能有谁能担此大任?
艾秋兴心生一计,提议找一个女编剧,试图以女性笔法的阴柔来破朱苏进本子的阳刚。
艾秋兴找到好莱坞最大的经纪公司CAA,CAA中国签有多位编剧,李威就是其中之一。李威就这样在机缘巧合之下,被CAA推荐给了张艺谋。“第一次跟他开会就开了八个小时,八小时听起来很漫长,但是张导说戏很精彩,他说着说着就站起来,然后开始演,很生动很有趣”,李威说。
张艺谋的精力充沛,思维跳跃是出了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副总导演张继刚就曾在纪录片里总结过,张艺谋喜欢不停地说,与其说他是说给别人,不如说是说给他自己,他其实是在寻找一种状态。
张艺谋这种即兴演讲的状态令李威措手不及,她不停地做笔记,从中捋出思路,很怕被他引人入胜的“说书”氛围给迷惑了。
第一次会议下来,她抓取了张艺谋提出的“女性主义”、“四两拨千斤”的改编策略,试图以小艾角色为切口来“软化”剧本的至阳至刚。
和导演初次碰面之后,李威进入初稿创作阶段。常常每天三四点醒来,想到什么兴奋的点,就会写下来。等到2015年初交第一稿的时候,她已经筋疲力尽了,张艺谋却平静地说:“有点感觉了,加油,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
李威说,第一稿里小艾的四场戏,最终没有完全呈现在荧幕上,但角色的成长和变化留了下来,观众可以在现在小艾身上看出人物主动性增长的蛛丝马迹。但更重要的是这四场戏,让张艺谋看到了李威的潜力,决定给这位年轻的编剧一次机会。
尝试改编过小艾角色后,李威第二稿从另一个女性角色青萍入手。整个故事以青萍的旁白带动,结合了易经六爻八卦呈现她所看到的虚虚实实。
但这一稿后来又被推翻,如今的银幕上,青萍游离于权谋情节主线之外。只有从青萍声嘶力竭地质问哥哥沛良“到底什么是真的?”,以及开篇小艾与青萍卜卦的场景,还可以看出一丝“残迹”。
李威说,创作过程中,张艺谋有一个很强烈的诉求是,将其做成具有莎士比亚式戏剧冲突的东西。她不认同张艺谋不会讲故事的说法,相反,她认为张艺谋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
“重形式轻故事”是与张艺谋作品长期以来,最受非议的地方。难道创作《影》的张艺谋有所转变了么?
影子编剧与张艺谋的“缠斗”
“我第一次见邓超的时候,心情很复杂,因为跟我相处了两年多的角色现在要交给他了,从此以后他要替我受苦了。”李威说,演员分体验派和方法派,好的编剧也离不开“体验”与“方法”两面。
在创作过程中,她就是子虞与境州。在阴暗的斗室之间,披着头发,穿着袍子,进入那种状态里面,环境越是封闭和压抑,脑子里的谋略与野心就越“野蛮生长”。
李威创作子虞时,曾参考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中的驼背国王,一个疯癫的暴君,“这个角色令我为之着魔,子虞身上就有那种扭曲的东西。”李威说,当子虞对田战说“在这斗室之间,运筹帷幄”时,如同在抒发编剧作为幕后创作者的心声。
张艺谋曾形容李威像影子境州一样坚强,无意中像是认同了自己的子虞身份,一个运筹帷幄的操纵者。李威在他的“打磨”下,越来越像他的“影子”。
当李威看到张艺谋导演的舞台剧《对话·寓言2047》时,她终于明白原来这些年,张艺谋一直在用不同形式表现同一个主题。这出舞台剧充满了人与机械时而共舞、时而搏斗的画面,当艺术家裘继戎饰演的角色被困在激光封闭的空间里挣扎时,她意识到《影》故事的悲凉。
子虞在阴暗潮湿的斗室之间,一个人疯疯癫癫的,自以为可以操作一切,但实际上却不是。从古代到现代,人类都会面临同样的命运困境,得不到终极自由解脱。
李威认为张艺谋《长城》创作之后,近几年在创作上也憋了一口气。“他一定有很多难言之隐,厌倦了大特效、大战争场面,想要回归个体的人性表达。”
李威形容自己,是特别怕辜负别人的人。而张艺谋则有典型的古代士大夫精神,说定的事情,一定要办到。
一柔一刚,以柔克刚,李威找到了在张艺谋创作权威下生存的方式。
毫无疑问张艺谋一直占据着电影的主导权,“张导是那种宇宙气场最强的人,千军万马在他眼前也抵不过他的气场,所以开会产生分歧基本会听他的。”李威说,她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所以,她回到创作的小黑屋里,会一遍遍反刍分歧,默默地给张艺谋“上书”。她将不合理或是有问题的地方,清楚地罗列出一二三四五点来,再传给张艺谋。她还会将闪光的地方标记出来,给张艺谋提议另外发展的可能。
渐渐地,李威发现她的“上书”与标记,很多都被张艺谋接受了,他甚至有了潜移默化地改变。
“缠斗”后的二次合作
李威说,开机前最后一个月,张艺谋几乎拿掉了所有的战争与权谋戏,完全去三国化,放大了她所着墨的人性部分。
纪录片《张艺谋与他的“影”》中,张艺谋曾打算以一个长镜头来呈现最后这出朝堂戏,主公、子虞与境州三人上演了连续的人性反转,但谁曾想到所有的反转竟是一个月前才改的?
张艺谋曾在采访中说,最后20分钟的高潮戏,既要反转意外,又要考虑人性的合理性,以及人物关系的合理性,做到面面俱到真的很难。
李威说,张艺谋为了完成这出人性戏剧。首先从剧本阶段,就对制片人,强调故事的艺术化而非商业性,拿掉了原剧本《三国·荆州》大量冷兵器战争的内容。然后在剪辑的时候,更是拿掉了开篇“假都督”挑衅守城将军的壮观大场面,以及吕蒙闯鬼城的戏。
原本故事要比现在的复杂得多,开场沛王跟“子虞”在朝堂之上的冲突,其实是演给已经被杨苍收买了的鲁严看的,是一出为了合谋攻下境州的反间戏中戏。但这些统统被张艺谋拿掉了,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会“稀释”他的人物,他只希望观众的注意力放在子虞与境州身上。
李威形容战争谋略就像蛇皮一样,慢慢地从张艺谋作品中退场,确立起了她剧本中的小格局,完成了从秩序走向疯狂的人性故事。
从张艺谋导演的《对话·寓言2047》,再到剧本创作过程中他提到《西部世界》,李威认为张艺谋一直在思考人性的东西,一直在强调人的情欲、悔恨、悲观,机器人与傀儡境州如出一辙,有了人的情感与欲望后,从摆脱人类控制到反噬人类。
《对话·寓言2047》
经历了《影》的历练之后,她现在看以前写的剧本,一眼便知不够好的地方,对人物与人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影》之后,李威获得了第二次跟张艺谋合作的机会,现在正在一遍遍打磨剧本。
李威探班《影》现场
“重要的是人物角色,这个人是不是吸引我想和他共处一室”,在选择剧本创作的时候,李威这样解释。目前,她正在创作一部合家欢电影,而她本人对科幻题材也非常感兴趣。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毕业的李威,非科班出身,在被张艺谋选中之前,已经在幕后像境州做替身那样,默默无名地写了很多年,但相信《影》上映之后,她不会再被人轻易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