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鸣单车仍欠12万用户押金!共享单车要想活,全靠场景补贴
热读
2019-07-05
文|张书乐
7月1日,已经破产的小鸣单车公布了债权表。
据统计,小鸣单车设计债权总额超过4500万。其中,12.5万小鸣单车用户的押金及余额共2500余万元未退还。
根据公开报道,小鸣单车先后在广州、上海等全国十多个城市累计投放了43万辆共享单车,用户数量共计400多万人。
小鸣单车的押金收取标准是每人199元,据此计算,该公司累计收取的用户押金约达8亿元左右。
就此,《长江商报》记者张璐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在经历了ofo的退押金难问题后,小鸣单车也不例外,押金模式,本身是早期共享单车的通病。
病根在于押金的去向。
共享单车早期的盈利模型,是通过庞大的押金形成其互联网金融的现金池,从而达成在共享单车上铺量、在互联网金融上获益的成就。
但显然,后者的风险系数更大,而且一旦出现押金挤兑,就可能演变成一种类似“庞氏骗局”的结果。
更关键在于,本身共享单车要靠自身的单车租赁业务获得盈利,在运营成本高企的状态下,根本难以实现。
共享单车的下半场要突围,核心依然是场景。
即继续保持共享单车的覆盖率和用户触及度,同时依靠共享单车的便捷和出行大数据,形成更多O2O模式下的场景解锁。
只有成为众多出行场景中的一环,在其他场景中获益,才能达成对共享单车自身业务亏损的补贴。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