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夜幕降临,百年历史的沈家花园里,歌舞升平的联谊会正在举行,突然,日本海军大佐野村直人倒地“身亡”——一场沉浸式戏剧《子夜》正在这里上演,观众不仅是观看者,更成为故事的参与者。
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节点,南塘戏剧社重点打造了原创公益沉浸式戏剧《子夜》在奉贤区南桥镇沈家花园火热上演。

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花园洋房作为演出背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体验。
该剧以革命烈士陈默为原型,剧本创作历时半年,查阅了大量奉贤地方志和档案史料。剧情通过“身份伪装”、“搜证风云”等悬疑元素,再现地下工作者的智慧与牺牲。


《子夜》采用“沉浸式体验+多线叙事”的创新形式,深度挖掘奉贤革命历史,激活城市记忆。观众通过角色扮演、线索解密等形式,与演出团队一起再现抗战时期地下工作者事迹。
南塘戏剧社是奉贤区最早成立的青年文化类社会组织之一,由南桥镇政府主办。这个由本土文艺爱好者组成的公益性非职业戏剧社团,以推广戏剧文化、孵化群文作品、培养戏剧人才为己任。目前该戏剧社拥有台前幕后人员200多人,其中演员100多人,以年轻人为主。成立以来,已培养戏剧人才240余人,累计策划、执行文化活动近300场,创排原创文化作品百余个。
《子夜》的演出场地沈家花园,是上海市郊唯一保存完整的花园洋房,201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自1937年始,该园曾先后设国民党县政府、日本侵略军司令部及袁浦盐场公署等。虽历经日军轰炸、修缮加建,但主楼和辅楼用房都完整保存,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园林特色。演出在这儿进行,是对文化保护类建筑的活化利用。完整保留了沈家大院的民国海派建筑风貌,通过沉浸式戏剧赋予文保建筑新功能,打造“建筑可阅读、历史可触摸”的示范案例。
演出从一楼大厅开始,中途转场到楼上,观众紧随其后。很多环节会和观众互动,并随机邀请观众参与演出。观众演出时没有预设剧本与台词,现场发挥、灵活表达。
现场设置的观演互动证据换取周边礼品、票根经济促消费、民国风妆造体验等都取得了良好反响,让红色文化传播与城市消费场景巧妙融合。《子夜》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文化对话。
演出期间,观众可凭票享南桥商圈餐饮、农家乐采摘优惠,同期开展的“民国拍摄体验招募”也让红色文化传播与城市消费场景巧妙融合,以“票根经济”撬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沈家花园已经逐步开发出文化艺术展览、交流、阅览、茶歇等文化服务功能,为奉贤增添了一处全新的文化综合体。
雨夜中的沈家花园灯火通明,观众们跟随演员穿梭在百年建筑的各个角落,亲身经历着那段烽火岁月。这些业余演员用热情和执着,让红色历史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南塘戏剧社的发展得到了奉贤区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区博物馆、文化馆、区委党史研究室、区戏剧曲艺家协会等单位对演出给予大力帮助。这个草根戏剧社正在用他们的方式,书写着奉贤文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