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谱写春秋 以智慧启迪心灵 记智慧型教师李文清
用爱心谱写春秋 以智慧启迪心灵
——记炎陵县炎陵中学智慧型教师李文清
(2015年5月)
人物档案: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李文清老师的教育格言。他虽然是一个男老师,却心细如发,不仅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也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李老师的爱更是一种大爱,面对危险,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尽管他也不富裕,却每年从自己微博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以奖金的形式去资助有困的学生。从事教育工作二十三年来,十八年担任班主任,三年担任年级组长和德育专干。八次被县政府给予嘉奖,十余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2010年被评为县骨干教师,2014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国家骨干教师,被选送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教学之余,李文清老师积极参加教研工作,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已成为市级课题《农村中学英语自主学习》核心成员,共发表国家级论文一篇,省级论文三篇,市级论文五篇,并先后获得《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优胜奖》、《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

李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不轻言放弃,他自己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面对优秀生,李老师总是引导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面对希望生,李老师总是运用人格的魅力感染他们,运用智慧的语言启迪他们,给他们自信,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像慈母,体贴丝丝入微
金晓芳是李文清老师在鹿原中学所带的第二届学生,近段时间来,她三次迟到了,前两次都保证过不再迟到,可为什么又迟到呢? 利用周末时间,李老师到金晓芳家里进行家访。原来晓芳的爸爸做事时腿部受伤,她的妈妈做点小生意,每天天没亮就外出摆摊。为了节省开支,每天早晨晓芳要准备一家的早点,所以迟到了。李老师于是特许晓芳迟到十分钟,同时总在思考如何帮助她解决这个问题。恰在这时班上组织野炊,可晓芳找到李老师说不愿意参加,从晓芳的好朋友那里了解到,原来大家都有自行车,而晓芳没有,联想到晓芳早晨上课迟到,李老师灵机一动,便有了主意。他花了30块钱从废品店买来一辆旧单车,再买来配件把单车修好,然后找到晓芳说“我有一辆旧单车,现在买了摩托车不想要了,你要是用得着就用一用,要是用不着就帮我送到废品店去。”晓芳面露惊讶,却一脸喜色,不仅参加了班级的野炊,从此也不再迟到。毕业的时候,她送了十张卡片给李文清老师,其中有一张写道“李老师,我一生都不会忘记两个人,一个是我母亲,另一个就是你。”
如父爱,撑起片片蓝天
谭明军是李文清老师接手的初二的学生,正是叛逆期的他对谁都看不顺眼,身上好像带着刺,可跟李老师的几次接触之后完全变了一个人。时值忽晴忽雨的春天,全班到炎帝陵春游。可不一会,天又下起了大雨。其他人都找到了雨伞,可谭明军没有。李老师走上前去,问是否可以与他共伞,谭明军看到这么大的雨只好默许。一路欢笑一路风雨,到餐馆吃饭时,看到李老师袖子湿了一大片,谭明军嘴角动了动,却没有说什么,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却明显友好了许多。不久学校举行班级足球赛,谭明军长得高大入选足球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谭明军不小心受伤,脚上鲜血直流。李老师立即冲上前去,抱起这个大个子直奔医院。看着老师豆大的汗珠,谭明军抓住老师的手,久久没有放下。毕业后,在武汉参军的谭明军写信给李文清老师“李老师,你虽然年轻,我们班每个同学都希望有一个你这样的父亲,在你的呵护下生活,真是一种幸福”。
面对危险,置自己安危度外
由于表现突出,1997年李文清老师被调入县窗口学校炎陵中学工作 ,当时远离县城的大院农场职工的子弟都在这里读寄宿。有一天星期五晚上,李老师从外面办事回来,这些同学都围上来,“李老师,有几个社会青年说我们欠了他们的钱,等下他们会来找我们要。”李老师知道这是社会上的混混想从学生身上捞点油水,既不能把矛盾闹大留下后患,又不能让学生受到伤害。于是他告诉同学们“大家别怕,有老师在呢!我跟你们到寝室里去。”也许是听到寝室里有老师的声音,社会青年始终没有出现,可学生还是不敢睡,李老师干脆把被子搬到寝室和学生睡了一个晚上。
真情付出,与学生生死相依
一届届学生从李老师手上毕业,每一届学生都是留着泪与李老师告别。也许没人会相信,和学生告别时,这个七尺男儿也泪流满面。每年教师节,在李文清老师教室的黑板上会看到“永远的143班” “永远的156班” “永远的173班”…..特别是1999年79班毕业的周小康,2003年因过失伤人被判刑,在去监狱前,他只要求见李文清老师一面,并要求其家人帮他把初中毕业照带来。据说,他在监狱里看得最多的就是这张初中毕业照。
慷慨解囊,帮助贫困学子
每一届的学生中,都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父母多病导致家庭贫困。唐凯就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李文清老师看到他单薄的身体,总想帮帮他。于是他跟唐凯约定,每次考试得到90分就可以从老师这里得到100元的奖学金。这样唐凯一学期大概可以从李老师这里得到500元的奖学金,李老师把奖学金打进饭卡,从而改善一点伙食。罗妙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时常没着落。李老师就联系一个义工社对其进行救助。然后再那自己的钱以义工社的名誉继续帮助,直到初中毕业。李老师鼓励罗妙读职校,并承诺生活费由他负责。在班上,李文清老师也当众宣布,“同学们,你们毕业后要继续学习,如果有困难请跟我联系,让我帮助你们。”那铿锵的话语久久在同学们的心头回荡。
智慧启迪,绿树再发新芽
钟婷婷的父母不和,她也成了问题学生,到初三时开始就玩手机、打耳洞、染头发,每次上课的时候,她要么照镜子要么睡觉,有些老师提醒一下,她的声音还更大“我又不考学校,不要你管。”很多老师都被她噎得说不出话来,要么叫她出去,要么不再搭理她。看到这个还比较优秀的学生一天天消沉,李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来帮助这个学生。
有一天,钟婷婷上李老师的英语课时又趴在桌子上,“钟婷婷,你身体不舒服吗?”
“我不要你管!”还是同样的回答。李老师不温不火“如果不是你自己想通,没人管得了你,你放弃学习,可惜浪费了你的天赋,但如果你想学习,老师随时欢迎你。”虽然还没有行动,但基本上没有了抵触情绪。过几天,李老师找到班上最优秀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再另外一个就是钟婷婷来到办公室,看得出,钟婷婷心情不错。李老师向他们询问了班上的情况,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大家都说自习课纪律比较差。
可怎样解决问题,却没有良策。钟婷婷提出让大家轮流管理,把讲话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下课后把名单交给老师。李老师立即照办。这样不仅班上的纪好转,更主要的是钟婷婷开始听课了。
这时李老师宣布,他将要进行家访,家访对象主要是哪些表现最优秀,进步最快的学生。几周后,李老师来到钟婷婷的家里,李老师满含深情地对钟婷婷说“钟婷婷,我早就想到你家来家访,今天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无需更多的语言,钟婷婷自己懂得老师的深意。毕业会考,她也顺利考起了高中。
这里说的几个学生只是一个缩影,在李老师教育下转变的学生实在太多太多。现在每年快过年的时候,李文清老师最忙,每一届毕业的学生从四面八方回来,都会举行聚会,他们忘不了李老师,他们跟李老师有很多话要说。李文清老师只是千千万万教师中普通的一员,虽然平凡却不平庸,二十多个春秋,他用青春和智慧正谱写出一曲曲爱的赞歌。
(吉登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