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ZAPPOS LABS试验五次才承认失败

“试一试,再试一次”也许是持之以恒追求成功的咒语,但清楚何时放弃是更有价值的一课。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如是说:“若起初没有成功,那么试一试,再试一次。”而W.C.Fileds在说完此句之后,还补充道:“之后便可放弃,像傻子一样做无用功没有意义。”

对于Zappos Labs总监Will Young来说,“不断尝试”并不困难。而知晓何时放弃才是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的一课。

Zappos Labs创建于2011年,旨在开发电子商务的新业务线。Young说,团队一开始从小型试验开始做起,在成立第一年年末,他们已经做好了开展第一个大型项目的准备。

他说:“Zappos一直以销售鞋子闻名,我们的想法是,‘如何留给顾客我们不止卖鞋的印象?’我们发现iPad越发流行,当时流行的观点是iPad会拯救杂志行业。我们决定赌一把,发行一本iPad时尚杂志。其他品牌已经做得很好,但美国国内还不多见。”

尽管Zappos已经有了iPad和iPhone应用,Young认为“作为公司网站的良好呼应”,iPad杂志应用ZN将会与众不同。

他解释道:“ZN的目的并不是帮助用户搜索某件衣物,而是通过独特的用户体验发现时尚潮流。”

ZN从时尚杂志《Lucky》和《Cosmopolitan》处发掘灵感,并决定在已有的内容上做更深一步的努力。例如,相比其他杂志用五种方式展示一件黑色小西装,ZN开发了让读者将西装换到不同模特身上的代码。

“这是很有趣的体验,但是类似的工作要花费大量时间。”Young说道。

与在拉斯维加斯内容编辑部的编辑和风格团队一起,Zappos Labs花费了四到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个定制出版和阅读平台。Young说道,早期的测试者们很喜欢ZN杂志,2011年12月上线以后,ZN收获了不错的媒体口碑。

Young回忆道:“那时我们对媒体对网站的吹捧感到紧张。我们最大的长处就是背靠大树。如果我们是一家小的初创企业,这并不是坏事,但是Zappos有着数以百万计的用户。”

在杂志正式上线后,每天只有不到200人的访问量。而Young的团队并没有选择退出,而是决定继续坚持,改进平台,并增加了新的功能。

“我们觉得,‘也许人们想要这个或那个’,但是不论我们做什么,用户量并未增长。”他说,“我认为与初创企业相比,大公司所面临的挑战之一便是过早放弃的风险。Airbnb直到第三次尝试才获得成功,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不断尝试。”

Young和他的团队不断地改善平台,把应用变得越发复杂。“我们增加了什么并不重要,没有人愿意下载一个100M大的应用。”他说,在线杂志实际上给用户带来了麻烦。“如果你在手机上下载一份Wired报纸,需要花费好几分钟,这真的比直接去Wired.com阅读文章方便吗?”

“我们的内容具有趣味性,这是一大吸引力。你可以阅读文章,任意点击文章并直接购买。但是你仍然需要下载应用程序,下载就是问题。我们试图加强数据体验,但是这并不足以抵消下载的问题。”

在发布了五期杂志之后, Zappos Labs放弃了ZN。Young并不后悔推出ZN,但他表示进行了五次尝试确实让他感到遗憾。

“我认为不断告诉自己,‘如果我们把某些功能做得更好,就会有更多的用户’,或者‘如果我们达到了性能要求,那么就会乘势而上’。”他说,“而现实是我们应该在数据方面花费更多精力,在第二期或第三期后就放弃ZN。我们与成功距离太远,需要进行重新规划,而不只是一直在做的小的改动。”

然而,这款失败的产品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方面的经验。Young说:“ZN有一些关于传统时尚的页面,例如,九种豹纹印花产品。讽刺的是,这部分是用户最喜欢的。他们并不喜欢我们的互动功能。我们花费精力最少的部分——简单的网页体验——反倒是用户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

这本失败的杂志也证明了团队的技术,Young说:“我们的任务是开发iPad应用,而团队中没有一个人有该方面的经验,这是学习的过程。”

2013年,就在ZN停刊一年后,Zappos Labs发布了Glance,这是一个社交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时尚潮流的前沿信息。

“Zappos网站有16万款商品,用户并不像要在搜索到的1万中商品中浏览挑选;他们想要网站呈现出9中最能满足需求的产品。Glance在上线一周变有了ZN 20倍的流量,而开发Glance仅仅花费了开发ZN 20%的精力。”

尽管失败并不是一件乐事,但失败的经验确实有价值的一课。“Zappos的企业文化对失败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当我们关闭ZN时,没有人被解雇。我们能够更快地学习进步吗?是的。但是一家创新企业需要包容失败。”Young说道。

(via fastcompany,译|快鲤鱼,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小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