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花木兰,贾玲该不该道歉

我们注定是没有传统的一代人,因为所有的传统都有可能被颠覆。我们注定孤独前行,因为身后的历史文明无助于眼前的虚无和黑暗。

一个当真你就输了的娱乐时代,如何看待恶搞经典娱乐大众的戏份?恶搞花木兰,贾玲该不该道歉?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永远不会犯错,尊重传统文化永远都站在道义的最高峰,那些以尊重传统为利剑的文化保护主义者,永远有光辉正确伟大的理由指责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的传承者、文化传承的实践者永远小心翼翼,既要迎合当下大众的审美情趣又要时刻注意恶搞与传承的界线。
任何传统文化都不是一潭死水,任何英雄人物、英雄故事无论怎样光芒四射如果没有文化传承者的再创新都会被遗忘,任何英雄故事的传承都无法做到原汁原味,文化保护主义者噤若寒蝉的为传统文化筑起保护的藩篱,不仅对传统文化无益,更有害。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面对五千年传统文明必须要想的问题,脱离传统的反叛和固守传统的偏执都会稀释我们的精神世界。而文化传承者的再创新恰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是衔接现实与传统的纽带,但是我们给了这些实践者多少空间呢?

京剧的形成、发展、辉煌靠的不就是一代代的京剧人交流、融合,突破、创新才创作出的辉煌国粹吗?书法艺术靠的不就是每一个书法家的再创新才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文明?

贾玲小品以花木兰从军为题材表达“傻人有傻福”的主题,尽管塑造了花木兰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但难道不正迎合了当下人民的审美、娱乐需求吗?退一步讲,就算这不是一种成功的创新形式,难道文化保护主义者就不该放下手里道义的利剑,给创新的实践者更多空间和机会吗?

贾玲该不该道歉?

近年来被恶搞的传统还少吗?西游记的故事从老少咸益变成西游神剧的三角虐恋又有哪个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大众说过一句对不起?文化的创作者一步步的沦为文化的生产者,传统文化被当做可以随意宰割的奶牛,靠博眼球和话题争议获得关注与点击,谋取利益,我们的精神文化世界被糟蹋的一文不值,这是谁的错?谁欠大众一句对不起?

艺术无涯,传统有界。贾玲的道歉可以看到一个文化创新者的担当。

传统文化应当被尊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统文化传承的创新者也应当被尊重和谅解,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传承,希望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文化人有担当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