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磊观点:他才是万世师表的源头
作者:周思磊

“万世师表”:其意思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称赞孔子是千秋万代人们的表率。到清朝时,康熙皇帝亲自写了楷书的匾额“万世师表”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从此,人们便称颂孔子是“万世师表”。
首先,我承认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很多人会在9月10日国际教师节或者9月28日孔子诞辰那天纪念孔子,殊不知孔子的老师是谁?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但他真正的老师是周文王。–
周文王姬昌(前1152–前1056),姬姓,名昌,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善施仁德,礼贤下士,崇尚中道,公平正义,周文王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历代以复周礼为己任的人数不胜数。孔子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梦都想恢复“郁郁乎文哉”的周礼。孔曰至德,道称极尊,所以说周文王影响了中国历史三千多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后世的儒家,为了把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把文王当成一个“内圣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了。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后来,据说经过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今天中国人在寻找我们的信仰源头,我认为文王当之无愧可以成为中国的圣雄,因为中国不缺乏孔子、老子这样的圣人,也不缺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英雄,但是中国需要一个“内圣外王”的圣雄作为精神领袖,就像印度的甘地和南非的曼德拉,一个精神领袖可以迅速凝聚一个民族的力量让它走向伟大复兴!所以在本文最后,为了表示我对圣雄文王的敬意,我为我的祖先–周文王写了一首原创诗 《文王颂》,谨以此诗献给周文王和未来中国的圣雄们。
《文王颂》
文王立周八百秋,内圣外王得人心;
善施仁德礼贤士,公平正义守中吉;
诸子百家源周易,忠孝仁义礼智信;
孔子梦想复周礼,礼仪之邦名古今;
子牙释迦封神义,文王号令圣雄集。
–周思磊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