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P2P新媒体运营?

不久前的一天深夜,刷朋友圈点开了一篇叫做《请爱护你身边的公众号小编,因为他们越努力越没人看》的文章,看完真想给作者跪了,想必也是同行中人,才会如此入木三分。但是,除了默默将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关机睡觉之外,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同,100000+的阅读量,几(十)万的粉丝量还是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曾经运营过三个微信公众账号,都是企业号,都不是大号。其中一个是一家P2P账号,也是在运营这个账号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一个新媒体运营每天的工作是什么.外人看来,不就是一天/几天推送几篇文章吗?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吗?工作量很低的吧?

这简直是对全天下公众号小编赤果果地羞辱啊!

废话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只是想说在平台实力一般、自己又并非天赋异禀的运营奇才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做好P2P新媒体运营的工作。

如何做好P2P新媒体运营?

这就是一个微信小编的日常工作,看起来简单,但是无论挑出哪一条,都足够让小编头痛了,下面,将从P2P运营中的关键点与难点出发,讲一些实实在在的干货,让大家的工作更有效率。

1、画风

其实能够独自管理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是一件很带感的事情,几千粉丝虽然和大号相比不算什么,但是一想到自己发布的文章极有可能被几千人看到,会不会觉得很得意?既然选择了新媒体运营这样一种职业,那么你一定是个爱写、能写的人,既然有这样的一个展示的平台,何乐而不为呢?

语言风格

你先需要确定你的用户的属性,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职业,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一些属性,具体到更细的一些用户特性需要在平常的运营中去挖掘。

你的用户是喜欢传统的严肃权威的表达也开始“尝试和接受”新媒体内容的中年大叔?被潮流引导前行,对各种新媒体形式关注和好奇的大龄青年?还是主动拥抱变化追求个性化的表达的小鲜肉?

其实在大多数的P2P平台中,第二类用户占据了绝大多数,这类用户虽然不偏爱严肃权威的内容,但是“脑洞过大”、一个人自嗨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他们更多的只是潮流的追随者,所以宜选择符合主流但略微有点小个性的画风。

小号

找到自己擅长的且用户喜欢的语言风格,并将这种风格延续下去,形成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标志。但是这些还不够,作为一位新媒体运营人员,如果真正地想要了解你的用户,让用户能够找到你是非常必要的,千篇一律地“小编”识别度不够高,所以,给自己取一个符合自身定位的昵称,并申请微信小号,鼓励、吸引用户来主动加你。可能短期不会有效果,但是重在坚持,在我坚持这么做的一个月内,已经有了超过100个好友,甚至有次公司的同事将我们的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他的朋友很好奇地问“XXX是你们的虚拟角色吗,还是真的有这个人存在?我去加微信调戏下!”深夜得知这个消息,我愉快地登上小号,和他聊了起来。

类类大神有句话说得很对,你的标题是什么,你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用户,经常用美女做封面,吸引到的必然就是一群屌丝。你自带什么样的画风,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用户。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P2P平台的用户?

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积极进取;勤奋;想要实现财富自由或财富增值;重度互联网使用者。这些人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有趣有用的理财/财经/金融知识;使得财富增值的办法;使自己增值的办法。总而言之,就是传递励志、正能量的价值观的文字。

关于语言风格和内容方向就分析到这里。

2、社群如何搭建?如何发挥活跃用户的价值?

小号!还是小号,上面提到申请个人小号不仅能够实现与用户的1对1的交流,而且当时机成熟之际,这个小号就可以建立微信群了。因为这些人先是你的好友,你对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依赖这个群的管理就非常方便了,初期需要多花心思,鼓励新进群的人活跃起来,最起码要保证统一的群名片格式。后期群里的人彼此也会熟悉起来,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偶尔参与其中了。

这个群有什么作用?

P2P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是会有很多人对其持观望态度,如何减少用户的疑虑?直接来说就是如何增加投资额?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解答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遇到的问题,初期你需要重视每个成员的问题,尽量帮他们解答,后来这些问题群成员都能够互相解答了。

总而言之,增加品牌黏性。

3、工具

作为一枚小编,不管是自己原创文章还是去转载文章,每天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但是有时候看到好的文章的时候又不一定有空,不及时保存很容易错过优质内容。下面三个工具希望能帮到你!

1、印象笔记

PC/APP/微信公众账号三位一体,最强大的特点在于能实现同步,也就是不管什么设备,只要安装了印象笔记,登录自己的账号,就能够查看、修改最新保存在其中的内容。有了印象笔记,邮箱、优盘神马的使用频率直线降低啊有木有!关键是看到不错的微信文章也能直接收藏在印象笔记中呢!

2、一个人的微信群

不知道这个功能也没有人用过。具体操作办法如下:微信右上角+发起群聊,选择任意一个好友,建群成功,进入群,记住千万不要在这个群里说话,静悄悄地点开右上角,删掉你刚刚选择的那位好友,并置顶聊天。一个人的微信群大功告成,以后有好文章或来不及看的文章直接发送到这个群里。

3、微信收藏功能

其实最强大的还是微信自带的收藏夹功能,因为可以设置标签,如素材、运营、策划、文案之类的,根据需要创建。

关于排版的工具以及怎么起一个好标题在这里就不多说了,网上这方面的内容有很多。但是作为P2P新媒体运营应该关注的微信公众账号以及相关网站这里倒是可以说一下。

微信公众账号:

竞争对手,别问我竞争对手是谁;

运营技能类:类类有话说、姑婆那些事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顶尖文案、PR、广告狂人、socialbeta;

行业观察类:网贷之家、网贷天眼、融360,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整个行业的特点与趋势,更好地指导当下的工作;

从业者社区:76676社区是为数不多的互联网金融运营者社区,没事可以进去逛逛。

补充:金融知识。讲真,在当下的环境中,P2P不可能一直是单纯的P2P,作为运营人员的你也不应当将P2P运营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应该对整个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一定的认识,这方面的行业观察类网站有:未央网、金评媒、鸣金网、零壹财经等,这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

另外,关于如何厘清思路、发散思维倒是有一个不错的工具可以推荐——XMIND,在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时或需要发散自己的思维时这思维导图工具就非常管用了。

4、创意来自哪里?

无论是活动还是文案,好的创意可谓是核心,但是,一提到创意整个人都不好了啊,对于普通人而言,好的创意不会凭空在脑海里出现,其实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模仿,当然模仿的前提是你要看足够多的案例,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平台和产品的点子,当你看的东西足够多之时,再谈创新就容易很多了。

事实上,整个金融行业的推广创意还处于一个较为基础的阶段,简单粗暴,最常见的就是送投资红包送体验金之类的,离真正意义上的“创意”还差得很远。

5、活动如何推广?

首先,活动奖品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之前做活动的时候《秘密花园》涂色书红遍了朋友圈,所以果断将其选择作为奖品。还有小米手环、《花千骨》灵虫糖宝玩具等等都曾当做活动奖品。

其次,作为P2P小编,混迹几个羊毛群应该是必备技能吧,混迹羊毛群首先能快速了解到其它平台都在做什么样的活动,而且当自己家有活动时也可以吸引一批人来参加。毕竟专业羊毛党还是少数,先将用户吸引过来,再用其他手段将其转化为有效用户不失为一种办法。这样的羊毛群还是不少的,甚至还有专门的微信公众账号专门发布这些信息,有心的小编可以一试。

另外,相信作为P2P小编的你,应该关注过P2P黑板报、P2P观察之类的微信公众账号,但是你应该不知道的是这类P2P账号都被同一家公司承包了——小铜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深谋远虑,抢先占据了这样的关键词,流量就自然而然来了。虽然没对于其文章的专业性一直心存质疑,但是如果想要做软文推广的话,还是不错的渠道,毕竟用户量大且最为匹配。

6、补充

自媒体矩阵: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可以考虑一下这一块,毕竟微信公众号整个行业已经出现了两级分化的趋势,大号粉丝量、阅读量越来越大,而小号总是徘徊在低活跃度、低阅读量、低粉丝量的边缘,举步维艰。而且微信公众平台整个体系较为封闭,所以,要想从外部引流,其它渠道的自媒体矩阵组建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注意:使用统一的名称、文章的广告性质不能太明显、文章要有一定质量。

账号功能:

一定要能够实现基本的网页跳转与操作,这是增加用户黏性的根本。如关注公众账号绑定个人平台账号能够实时查看余额等个人信息,或者能够在菜单栏实现html5跳转,进行一些基础操作。

看看别人怎么做?

Ppmoney家的微信公众号粉丝相当活跃,这是他们账号的调性所决定的,基本每篇都是以一些毫不相关的故事开始,结果峰回路转直指ppmoney是赚钱神器,俨然一副大号风范啊有木有,当然其小编小P的人气也是杠杠的。

关于如何将有用的理财/财经/金融知识讲得有趣,这里推荐两个账号,画财经和hanson_say,都是以图片的形式来讲述财经知识,虽然用户不见得多,但是确保每个看到的用户都会发自内心地喜欢,这样的账号是根本不愁粉丝量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微信号的打开率越来越低,在内容泛滥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维持自己的竞争力?

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将以上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

个性化并持续的语言风格;

小号及社群的维护;

保证账号基本功能的实现。

7、作为这样的一枚小编,你会得到什么?

1)自己的理财技能飙升,不仅对于P2P本身,而且对于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产品的理解也会高于常人,离发家致富还会远吗?

2)当平台有发布新产品或增加就有产品的购买量的时候,新媒体平台往往是重要的宣传渠道,作为小编,必须对这个产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从中提取对用户最有价值的点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

3)与用户零距离接触,无论是小号的创建还是社群的建立,都能够了解到用户对于产品的感受,对于产品能有深刻的理解,对于产品的优化也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展望:小编的未来在哪里?

讲了这么多的方法论,来说下最实际的问题,作为P2P微信小编,有什么前途?小编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企鹅智酷调查报告显示,从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期间,微信所带动的直接就业人数为192万,间接就业人数为815万,很荣幸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其实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的正式名称为——新媒体运营,从内容运营到粉丝运营再到活动运营,哪一项不是响当当?再者,我们所处的行业是当下最为fashion的行业——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的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这个行业目前处于人才短缺状态,小编们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好每一天应该做的工作,其他的难道不是水到渠成吗?

即使某天用户不再使用微信了,作为最了解新媒体特性的一群人,即使转移,也会比别人来得更容易。

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但是可能还是废话太多,讲到点子的少。希望能给小编们的工作带来一点点帮助,也欢迎想要和我交流的小编在下方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