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推广的健康状态
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首先我本人并不是一个数据控,单纯改善某项数据的帖子可以开贴另讲;做好钻展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推广流量七分靠养,三分靠调,账户健康远比任何一项数据惊人更加的有意义。上一篇讲到一个拉新的问题,根据每个店铺的不同情况要制定不同的推广策略,其实即便是同一个店铺,在不同的营销时段都要做与之相对应的规划。
打个比方,假定一个店铺的日均UV10W,日钻展推广费用5K,老板还要求拉新,怎么做?我们再回忆一下,拉新的最终目的是?对头,转化。如果没有这个趋向哪怕1分钱一个UV那也不要,长期会造成店铺人群构成不健康,对定向产生极大的困惑。10W访客,假定转化率20%,当然这是扯淡,那么剩下的8W访客,就这样轻易的放走了么?而与此同时你的预算只有5000块,那还拉个毛线,把你的新访客沉淀下来,把你的行为访客转化掉,哪一项不比放上一堆访客日复一日的投到天荒地老更加有意义。
既然说到意义,那我们就不妨加深一下,讲一个意义更深的。 刚才一直在强调一个词:健康。可能大家会困惑,ROI做爆表,他好我也好,还有比这更健康的么?其实不然,我再打一个比方,假设店铺是一个家庭,推广是子女,如果家庭贫困销售不好,子女要很费力的扶持整个家庭;同样如果家庭强大,子女可以轻松的依附于家庭的强大。相信大家都有过这个感受,在预算可控的情况下,依附于店铺的高销售ROI很容易就上去了。问题来了,ROI越高对店铺的销售提升越大么?即便是提升,能有多少占比?假如回报率最高的人群没有持续的定向,他们转化量会降低么?不用说,当然会。你的推广带来的正式降低的这一部分成交。这个量相信大家会有办法估量出来,所以说ROI爆表不一定是健康,相反有可能是病态。健康是最终呈现在数据上的,但是根本在于长期的规划调整。
店铺访客可粗略的分为老成交客户,意向成交客户,新访问客户;老成交客户又可分为沉寂客户与活动客户,意向成交客户又可以分为初期意向客户与行动客户,新访客又可分为跳失客户与沉淀客户;沉寂客户又可分为长期沉寂客户与短期沉寂客户,活动客户又可分为浅行为客户与深行为客户层层细化。。。。我就分解到这,想必大家已经明白,DMP,可以把我们的人群一层一层的分割;我说这么啰嗦是为了强调,在日常我们可以把人群分的很细;通过DMP分层的人群投放,我们就可以知道店铺沉淀客户进一步行为的行动率,可以知道顾客行为到了哪一步转化率最高,可以知道顾客沉寂多久复购率最高,同样可以知道什么样的人群不会转化。根据数据反馈我们可以合理规划人群,让推广变成一滩活水,流量源源不断的涌进来,把需要的沉淀下来,不需要的放走,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数据健康的推广账户。理论基础就是,最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本来这个贴是要想要先说点其他的,但是写着写着就写到这个话题了,我想来是迫切的想和大家在这个想法达成共识,希望能让更多的不在工作一线的管理者看到对推广有一个新的认识,第一篇的时候有许多朋友告诉我如果能把数据贴上去的话就更好了;我解释一下,我本人是一个行动十分懒惰的人,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一天码字写贴,纯属是想要跟大家有更多的交流,所以并没有准备。
这一次给大家贴图分享一个圈定人群的思路:
对于拉新这件事情本人还是比较热衷的。
这个图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群覆盖量都不大,都是通过标签组合层层筛选出来的,应和我第一篇里边说到的人群拆分,但是投放时要尽量把投放人群的交集做小。
对于访客行为的把握,可以类似于这样组合标签,然后根据数据断定多少频次的何种行为会有造成什么样的动作。这个只是举例,大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店铺人群基数来做人群组合。我去找一个最近的投放数据贴出来。
这个人群对于我们来说,预热期间加购的效果明显要好。也就是频次5行为浏览动作加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