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ris Skinner是一家名为Financial Services Club(金融服务俱乐部)公司的主席,这家公司设立于2004年,专注于为金融市场的公司提供服务。Chris在银行业、技术领域都潜水数年。他说:“我经常被问到多少年之后我说的这些语言会实现,而我的回答是在十到二十年之间。”
基于块状连、移动设备的实时、几乎免费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在成为主流之前还要经历大约十年的时间。十年还很遥远,那么让我们来谈谈短时间内最有可能实现的事。
现在,我们可以抱怨Apple Pay还并未主流,或是苹果公司和Chase Pay(摩根大通旗下的消费银行业务部门推出的自家数字钱包支付方案)的大单交易,但是眼下对我们重要的并不是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而是给予生活便利的基础技术。
通过移动设备接触到互联网金融的人数有70亿人,没有比这更诱人的蛋糕了。
那么为什么这个行业成为主流需要十年的时间呢?因为任何重大改变使其成为主流都避不开所谓的“瀑布效应”(代表一种受外力而迅速发展或扩大的过程)。
起始点
这一切都源于一种被称为块状链的技术。随着块状链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此类服务商,比如Blockapp,Coinbase等平台,这些平台都是促进块状链技术能够进一步被市场接受的重要转折点。这些平台让更多的创新者加入并让他们的产品能够适用于银行客户。
一些人认为这些仍属于非主流的技术公司发展太慢,但是事实上,真正的问题不是银行的遗留系统,而是提供者。最终,提供者接受并采纳这项最新的技术,进入到他们的框架结构中去。
到达黄金阶段
现在,银行业不得不接受并采纳供应商、创新技术公司的框架和结构。这要花一定的时间,不同的银行发展速度也不同,这取决于银行接受改变的适应程度。
不得不说,从Satoshi Nakamoto(比特币创始人)最初的一纸构想到让银行接受并把其作为标准协议,这个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必定很长。这还刨除了让大众掌握和使用块状连技术,这又要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
消费者改变
如果这样你认为块状链就进入大众视野了,只能说那还早了去了,因为我们的普通企业和消费者依然没有实打实的接触到这种技术。银行的创新需要时间,反之它的客户学会适应转变也要花时间。
企业接受这项技术会降低成本损耗并提高处理速度,而相应的收到影响的客户也需要调节适应。
我们假设这个进程需要五年的时间,五年之后,经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块状链技术才可以提供相应完善的服务给消费者,但是问题又接踵而至,消费者真的需要块状链吗?
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改变。让消费者适应这些更便宜、更快的服务就又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但是构成这个瀑布效应的条件——新技术、初创公司、处理器、主流市场容量、主流市场客户以及消费群体——这些因素都是决定新技术从产生到进入主流所花费时间的关键因素。
我们拿个实例来说明,手机在1973年就诞生了,但是成为每个人生活不可或缺品也大约用了30年的时间。
现如今事物发展的速度变得更快。各种App瞬间就以病毒性的速度传播,这样的变化无疑是基于其背后技术的一步步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石破天惊的改变需要花费数十年时间的原因。
一旦技术被真正改写,基于此的表面产品就会以光速发展。
说到这儿,块状链技术成为主流还需花费一个十年的这种看法想必可以让人接受了。它正在改变金融的基础、轨道以及发展方向。
它的出现远不止一个app出现那么简单。
JPM编译自
Coindesk, Why Blockchain is Still a Decade from Mainstream, by Chris Sk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