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旗策划:2016年,企业品牌策划如何深度融合互联网+
今天,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已势不可挡。互联网经济在GDP中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7%。报告数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站总数达413.7万余个,域名总数超过2230万个,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数达 4.07亿,覆盖到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3.5%的行政村。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4G用户突破2.5亿,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
今天,是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进行的第二天,相信此刻全球的眼球都瞩目着来着全球各地2000余世界互联网精英对未来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趋势的前瞻观点。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互联网+”国家战略已成为指引各行业企业发展路标。“互联网+”战略路线已然明朗,未来数年将是各行业格局大洗牌时期,也是传统企业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期。接下里,传统企业如何快速成功、融合互联网,赶上互联网经济快车道,成为核心命题。
从互联网经济占GDP的7%比例可以看出,传统企业经济地位仍然是国家发展的主要支撑。我国互联网经济高速的增长势头,其根本动力源于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的改造,提高了生活水平、工作效率,同时释放出人们对物质、精神更高层次的需求,颠覆了知识、信息、财富、文化高度不对称格局、迈向高度对称,倡导个性、多元需求的大互联网时代。
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科技企业,互联网这块土壤对于彼此都是公平的,不同之处于传统企业而言,犹似动物从欧洲迁徙到亚洲,要存活延续物种就需要适应两大洲间的差异性;于后者言,他们是土著名族,比迁徙过来的动物更了解自己的土壤。
因此,传统企业接下来的核心工作应该是了解互联网土壤、掌握互联网人民的一切活动,寻找一块适合企业快速扎根成长的土地,最终实现立体、多维、无死角融化于互联网生态环境中,实现行业、企业的转型与升级,走进大互联网崭新的舞台。
“互联网 +”对企业的价值
( 一 )、营销价值
对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营销的整合,就意味着两种营销模式之间的信息传递,也就是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企业同时进行。“互联网 +”模式在营销方面的优势有:
一、通过互联网加强品牌、产品宣传建设,产生品牌效应;
二、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可以相互转移与相互利用;
三、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客户数量;
四、缩短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增进商家与客户的产生关系的互动。
( 二 )、节约物流成本价值
有传统企业店铺的企业就可以利用实体店来承担物流配送的功能。与单纯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互联网 +”模式能更好地解决售后服务的各种问题,如果消费者对货物有任何不满意,可以直接到实体店退换货,节省了来回的物流运费成本 (第一,降低了商家昂贵的租金成本;二,降低了繁杂的销售流程和快递物流成本中间成本;第三,降低了推广成本。)
( 三 )、消费者信任度提高
对大众传统企业“互联网+”策略,更多表现在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融合。通过线上,解决过往冗杂的购买体验,再通过线下解决彼此间信任问题。
虽然网上购物省时方便,但大多数消费者更愿意在实体店里购买商品,为什么呢?首先,由于消费者可以实体体验商品,使其对商品的质量更放心;其次,由于老年人习惯于传统购物
而不习惯或不会在网上购物,这就限制了消费者的群体,而实体店的开设能获得更多不同年龄段客户的认可;最后,传统企业商品信息一目了然,消费者能获得更全面、更真实的信息。
总而言之,“互联网 +”模式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在于渠道是否能够融合,而渠道融合的关键在于把互联网与传统企业冲突变为互利共赢。
“互联网+”的灵魂
认识一个崭新的事物,必须从根本上认清事物。
于传统企业而言,要深度融入“互联网+”,需要明白如下特征:
共同价值认识
自十八大以来,上至国务院、下至中微企业对“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去产能”发展方针达成高度共识。相信,企业高层、地方政府、国家机关对此发展态势认知基本无异,但是落实到具体企业的发展层面,企业中低层人员对未来发展态势的认知与上层存在着相当大的鸿沟。消除这沟壑,需求企业遵从共同价值认知法则。此价值包括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企业发展战略、战术认知,仅当企业将此三层价值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所了解、认同并落实践行,最终达到全员拧成一股绳。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话说,就是达成“共同命运体”的共同价值认识。
存同求异
互联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释放了人们内在张扬、个性的性格。
我国近代史经历了“党争”“抗日战争”“文化革命”等持久去异求同的特殊时期。同时,伴随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步伐逐日加快,企业经营成本日益高升,导致企业之间竞争、敌对意识加剧。
虽说,市场经济本质就是激活一切资本去激活一切可以激活的需求,扩大经济体,企业之间势必存在竞争。但,市场活动的根本目的不是满足竞争对手的需求,而是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特别,在今天社会价值多元化背景滋生的主流社会群体,其消费需求多元化、个性化态势已经相当成熟、明朗。
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应该高度认清“去异求同”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同时,要清楚开放、包容、接纳的“存同求异”经营理念对促进企业发展重要作用。
也仅当在此文化氛围下,企业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最大化释放。
去边缘化
去边缘化,指企业经营业务不要被以往发展的定位所束缚,而应根据市场变化而择机契合自身资源的市场需求制定发展策略。
传统企业,借用互联网与自身资源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是去边缘化最好的见证。
近日,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在乌镇二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对“去边缘化”如是解释:
“海尔在金融领域也有涉及,比如做蛋品,从孵化鸡蛋的设备,一直到养殖和售卖鸡肉,这样一条龙,在全国做得非常大。可以看出来,这和家电没有任何关系。互联网时代,不能轻易给一个企业贴上一个标签,说你就是做白色家电的,而现在海尔是做什么呢?就是做用户体验的,做用户需求的,只要用户有需求,什么都可以做。”
企业发展“去边缘化”,有一个前提必须厘清——知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如洗衣机,海尔在全国大学里开设了很多洗衣店,这些洗衣店不是让大学生去洗衣服的,而是帮助大学生创业的。现在海尔旗下的很多创业公司已经有很多风投进来了,风投之所以看好你并不是因为你是卖产品的,而是创造用户资源的。互联网时代,企业应该从卖产品转变为创造用户资源。
所以,我认为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传统企业重顾客,互联网企业重用户。顾客是什么呢?顾客是一次性交易的终点,简单说就是你给我钱,我给你产品,咱俩没关系了。但是用户是一个交互的结点,全程都有他的参与,这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最大的不同。”
创造用户资源
今天,为什么要强调用户,而不是顾客?
用户和顾客的区别,犹如谈恋爱与一夜情的区别。
客户是一次交易,用户是频繁交易,而互联网对传统企业最大的冲击就是用户。因为互联网里只有一个词,那就是“用户”。
用户不一定意味着免费,而是如何让一个人与企业长期发生联系。在现实的产业链中,离用户越来越远,价值就会越来越小。
因此,互联网时代企业应该从卖产品转变为创造用户资源。
张瑞敏在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接受采访谈及三洋电器的故事,值得所有传统企业借鉴学习思考:
海尔兼并日本三洋的白电,三洋白电已经亏损好多年了,我们问他一个问题,你们亏损了这么多年,到底是谁的责任呢?问了一圈最后说谁都没有责任:研发的说, 我是根据你的要求来研发的;制造的说,我是根据研发产品制造的,而且制造无懈可击;销售的说,你制造之后我来销售,市场觉得这个产品不对路,我也没办法。 这样一来,三洋白电亏损了几年,一直得不到改善。海尔兼并三洋白电之后,与他们充分沟通,传递一个理念,那就是所有人都要共同为市场负责,创造的效益要大 家共享。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之后,他们的理念得到了改变。接手三洋白电8个月就实现了止亏,但不是扭亏为盈,扭亏为盈现在还做不到。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日本企业员工非常努力,企业非常优秀,但是他们不具备互联网时代所要求的必要素质,那就是三个字:零距离。和用户之间不能做到零距 离,问题就麻烦了。另外,互联网时代,企业流程要做出改变,从原来的串联变成并联。原来的串联流程就是,调研之后拿出方案,方案变成设计方案,再到制造方 案,最后是销售方案。互联网时代的并联,就是要求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创造用户需求。所以,传统时代的制造是瀑布式的制造,就像瀑布一样,跌到最后什么都没 了,而且整个过程不可逆。但互联网时代的制作要求的是叠代式的,人群聚在一起,不停的改变、提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