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沦陷”年关离职潮

今年的互联网行业注定不会好过。而且在互联网行业呈现了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现象,今年的离职大潮,出现的格外提前。甚至可以说,从十月份开始,春节后离职的人员已经排起了长队,他们甚至都来不及去参加公司包机去异国享受的年会,也来不及多拿一份年终奖,顺便捧一个年度最佳职工玻璃奖杯回家。就默无声息在自己工位上请多了假,辗转各种猎头公司提供的高薪职位。尤其是新三板上市的互联网公司。

纵观2015年7月前在新三板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以2014年全年数据为根据),除去国有背景的传统企业转型作品,剩余近三成是广告营销类公司,大部分与影视产业相挂钩。也就是说,2014年是中国影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的影视营销类公司只要忽悠到了钱,稳固的有了二十几名员工,又可观的纯收入,在新三板上了市,往后就有了出路。

而2016年,这种热潮无疑转移到了互联网金融公司。虽然在2015年七月,在新三板的 “纯血统”互联网金融公司只有7家,即汇元科技、联讯证券、现在支付、中搜网络、艾融软件、九恒星、凌志软件,这一比例仅占新三板上市企业的0.29%。新三板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几分偏见,“纯血统”之外的这些公司,或者与互联网金融公司暗结珠胎,或者被融到大笔钱的金融企业借壳挂钩,这在短期的一个数字上至多只是揣测。

情况便在五个月的时间发生了井喷,从各种不知名的小平台,到各大行业里的“巨头”平台都纷纷发生,想方设法跑到聚光灯底下,争相要做“互联网金融上市第一股”。各个企业关于上市的传闻屡见不鲜,如蚂蚁金服、融360、91金融、麦子金服等知名互联网金融公司都不断曝出准备上市的消息。

但由于国内政策尚未明朗、盈利的可持续性仍存在难点等问题,这些互联网金融今年原本都将眼光瞄向海外或香港市场。如11月17日凌晨,宜信旗下在线P2P网贷平台——宜人贷再次向美国证券交易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申请在纽交所上市,并以每股0.0001美元的价格,向公众公开募集最高1亿美元。若进展顺利,将在12月完成上市。而与此同时,中国平安旗下陆金所也不断传出将计划于2016年在香港进行IPO,拟融资50亿美元的消息。

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最坎坷的一年也是最汹涌的一年,几乎所有的金融从业者都觊觎着这块领域,对其虎视眈眈。而现如今它尘埃落定,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的公司开始筹备自己扩张的第一步,在2016年,也许等待我们的,就是铺天盖地的上市公司媒体报道。他们在公关公司砸足了钱做上市,在媒体行业,也要砸同样指标的钱砸名声。从2015到2016这个年关,又该会有多少公司就此而决策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