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雁荡——卢云标书画展”在雁荡山博物馆举行
2月24日上午9时,“印象雁荡——卢云标书画展”在雁荡山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画展将继续至3月9日,活动由乐清市人民政府、温州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主办,雁荡山书画院、道森集团承办,雁荡镇党委 雁荡镇人民政府、大荆镇党委 大荆镇人民政府协办。

以及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祝贺的书画名家、影视星卢勇先生、陈星先生、常腾欢先生、安东阳先生、赵伟先生、青青凉小姐等,还有来自我市文艺界的朋友们及艺术爱好者等等。
贵州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秘书长、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加林先生对这次画展的作品给出了罕见的高度评价,参观的艺术家们无不一一赞赏。
著名艺术史论学者、美术批评家、画家。现任《当代中国美术》主编徐恩存老先生并对这次展览作品进行了高度的学术评论。
卢云标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成长并成熟起来的青年画家,在循序渐进与厚积薄发中,辛勤笔耕,使他的作品因而漾溢着素朴的审美情怀与诗意的气氛,笔墨间饱含着郁勃生机与笜壮的生命活力,从而显示出充实与丰饶的特点。


不难看到,卢云标的中国画以“写”为主,他作品中的用笔用墨,富有书法用笔的转折变化、即兴随意,乃至草书等笔法入画,线条灵动多变,一轻一重,一浓一淡、随心所欲,以及于繁简、浓淡、虚实等关系取得协调与平衡;在娴熟中,画家化“物象”为意象、化“质实”为“虚灵”,变“清刚犀利”为“圆润柔韧”,在直觉感受中走向“物我两忘”和“心手一致”,其山水画因而层峦迭嶂、浑密苍茫。且在“高远、深远、平远”中做空间秩序的演绎,因此,作品虽表现山势的局部,却“以因小见大”,而能感受和想像到独立的整体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宏大自然景观。这是一个多维、多意的空间,它呈示了“阔远”、“幽远”“迷远”的意境,让人留连忘返。
由“写胸中意象”到“一花一世界”的花鸟画的转换,卢云标找到两者之间的笔墨共同点与“和而不同”的差异。
写意花鸟在卢云标笔下,同是以笔立骨、气韵生动,往往只花片叶,随意点染,淡墨欹豪,却顿生纵横疏斜历落之致与盎然趣味。卢云标做花鸟画,绝不拖沓、绝不犹豫,而是以气运笔、率性而为,一气呵成。他以吴昌硕为楷模,但却从元人处入手,笔墨气韵深厚,笔力沉稳,其间亦不乏超逸灵动之处,在自成其妙中,努力于自我抒发,作品既蕴藉含蓄,又越发灵犀,使笔致有劲健有婉转,深厚中不乏工致。
山水也好,花鸟也好,都是造化世界的鬼斧神工与精灵,它们的千变万化与神秘莫测,对应着中国艺术的“以神写形”与“以虚写实”,使写意的中国画在呈现大刀阔斧、纵横驰骋的风神中,又展示为“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舍形而悦影”的水墨淋漓与元气流贯的效果。
可以看出,卢云标已经开始形成了个性化和情绪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与风格。在“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布景用笔,于浑厚中仍饶 哺峭”,苍莽中转见娟妍,纤细而气益闳,填塞而境愈廓“的追求中,他的用笔圆中带方,方圆互动,正锋兼侧,柔中含刚,拙中藏巧,浓淡干湿兼具;圆与方、正与侧、柔与刚、拙与巧、浓与淡、干与湿等,都在顺而逆、重而轻的运笔中获得充分表现,并在无序归于有序中合于一体。

“离其迹而合其道”,是说学艺者借造化以启发自我,领悟艺术之道,初始形似,渐渐愈学愈不似,而在本质上却愈似。卢云标山水画师法黄宾虹,花鸟画师法吴昌硕,却从不满足于外在的“摹拟”,而是“法自我立”中,表达自己对传统、对历史、对自然、对文化的感受与理解。应该说,卢云标的中国画是以笔墨与才情的奔放为特征的,用笔用墨灵动松活、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在郁勃之气中不乏细心收拾和化一而成氤氲的把握能力。
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中,卢云标获得了创造的自由,在时代巨变与多元文化格局中,他寻到了自己的精神主题和表现对象,在依然的浪漫和诗性中,他的借鉴、守望与继承、创造,得以在感性生动的生命形式中,沉淀和积累,使他厚积薄发,形成可贵的艺术品格,笔墨中呈现的是生命风景的绚丽。
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以说:“艺术和艺术家不分彼此,是孕育与诞生的过程。”卢云标的中国画,在丰富与多样中,追求的既是自然与生命的合一交融,也是对精神理想不倦求索的表达。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三山五岳”三山之一,“五湖四海”东海之滨, “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 ,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其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沈括、徐霞客、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陆俨少、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诗篇和墨迹。本乡本土的卢云标更是热爱雁荡山,近来创作了很多雁荡山的作品,其中包含各大景点。

雁荡山羊角洞印象61X220
这次展览准备了100多幅作品,有工笔人物、花鸟、山水,写意花鸟、山水,书法。展出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内涵和学术性,而且题材、内容也很广泛丰富。这是件比较有意义的宣扬本土文化、宣传雁荡山文化旅游,对外也是一次进行艺术交流的活动。提高市民文化意识,丰富市民生活精神,将有利促进增强本市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