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异常迅速的互联网保险近来成为资本争相逐利之所。这有可能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后一个风口,最后一块处女地。
众安保险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 如今已计划上市
中保协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互联网人身险业务发展态势迅猛,累计实现规模保费820.3亿元,同比增长2.5倍。其中,第三方保险电商平台是主力军。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引起了资本的关注:根据曲速资本《2015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简报》中的数据显示,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在2015年达到96家;而根据新华社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互联网保险公司共发生23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超过70亿元人民币。这也表明,互联网保险公司获得融资的比率的确非常之高,资本在开发这块市场上正在发力。
从个体层面来看,今年一季度,慧择网已完成2亿元B轮融资,开启了今年互联网保险平台的融资大幕。而据华尔街日报2月份的报道,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筹资9.34亿美元并计划于今年在国内股票市场进行预计融资不超过20美元的IPO;而这距离众安成立只有三年。年轻的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公司迅速取得资本市场的信任,从侧面反映出互联网保险的“蓝海”性质。
“+”互联网成为保险行业目前的关键趋势
从服务对象来看,保险电商可以大致分为企业对消费者(B2C)和企业对企业(B2B)两种。但在实践中,互联网保险的当前的客户群体主要为保费金额小的长尾客户,更偏向于B2C。互联网保险的目前主要的生命力在于其便捷性,无需太多审查。这就决定了其风险控制机制来源于参保人群的广泛性与赔付金额的小额化,这与LendingClub的风险控制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小额保险产品也更容易覆盖传统保险照顾不及的长尾客户。
互联网场景和大数据技术形成了保险电商的突出特征
互联网保险的“小额、长尾”还与场景化密不可分。拿众安保险来说,互联网保险最初是作为解决电商场景中的退货费用问题、促成电商平台交易而产生的。以退货邮费为标的的保险产品自然具有小额、大量的特征。2014年众安保险在“双十一”售出1.86亿份保单,2015“双十一”保单更是突破2亿;可以说这也是目前互联网保险产品特征的主要代表。在短期内,依靠互联网场景搭建大流量、高转化的保险业务平台,仍将是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但从长远来看,保险电商从小额长尾市场向更复杂、高端的市场进军是大概率事件。
保险电商成资本风口 传统保险业应如何应对?
传统保险公司将怎样迎战迅速崛起的互联网保险?诚然,保险公司过去的模式是导致中国保险市场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互联网时代催生破局者在这个意义上也具有必然性。如何重新审视"长尾"客户的维护与开发,如何借助互联网来扩充业务,如何融入场景和生态圈来加强与目标客户的互动,这都是传统保险公司必须解答的转型之问。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