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刚过, 全球的科技巨头们却淘气、任性了一把!日本软银集团为了套现而减持阿里股票,同一时刻,谷歌也”不甘落后“上演了一出年度大戏:在联想刚公布了惨淡的业绩之后,果断翻了友谊的小船,抛售联想股票,致使当日联想的股价暴跌4.4%。

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家公司,却在同一时间采取了如此步调一致的做空行动,背后到底有什么动机,生系那个到底如何:是如传闻的全世界都在做空中国市场,还是各自在打各自的小算盘?
软银“忍痛割爱”卖阿里,竟只为套现还债?
作为阿里的第一大股东,日本软银集团在六一的前一天宣布,将出售至少价值79亿美元(约616亿港元)的阿里巴巴集团股票。随后这个消息也得到了阿里相关人士的确认,来自彭博社的消息称,在软银套现的79亿美元当中:
20亿美元——阿里巴巴拟以每股74美元从软银购回2700万股阿里巴巴股票(约20亿美元)。
4亿美元——阿里巴巴合伙人同意以每股74美元从软银购买5,405,405股阿里巴巴股份(约4亿美元)。
5亿美元——软银将出售给一个带薪年过的主权财富基金
50亿美元——软银另外出售规模扩大后的55亿美元为期三年的可转换的阿里巴巴股票支持证券,票面利率5.75%,对该证券的定价为溢价17.5%。
软银表示,此番套现纯粹出于资本结构和杠杆目标的考量,也是为了降低公司的债务负担。此次交易完成后,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的股份将由之前的32%降至28%,仍然是核心持股股东。

(图为:软银创始人兼CEO孙正义)
而软银“割爱”阿里颇有“身不由己”的味道。资料显示,目前软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自2013年以来,软银一直债台高筑,当年,软银出资220亿美元获得Sprint公司的控股权,为了同其他两大美国运营商竞争,软银被迫投入更多资金。但在收购后,Sprint亏损不断增加,客户不断流失,2014-2015财年,Sprint出现15亿美元亏损。据彭博统计的数据,软银已身负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务,因过于庞大,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已把软银的长期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
随着美元加息预热,近期有不少外企纷纷减持中资股份以套现减债,从这个角度看,软银在这个时刻减持套现貌似也无可厚非!但真的只是没钱还债了吗?
日媒曝真相:软银不为还债,实为投资?
《日经新闻》指出,虽然软银表示,筹集资金是为了减少负债,但是日本某大型券商分析指出,软银此举明显是在增加用于投资新项目的经费。投资银行相关人士认为,软银可能想利用这笔钱成为日本雅虎名正言顺的老板。软银目前持股日本雅虎约43%,美国雅虎则持有35%(美国雅虎所持股总市值约1兆日圆,折合台币约3千万元)。

经营恶化的美国雅虎计划出售网路核心业务及日本雅虎的股份。在今年4月第一次投标中,美国威瑞森通讯等公司参与了投标,而第二次投标截止日预计在6月6日。多数观点认为,从投标所需金额和时间点来看,软银都像是在为收购日本雅虎的股份做准备。
只是,软银集团的董事否认此消息,表示未考虑收购日本雅虎的股份。这矢口否认是欲盖弥彰,还是事实如此呢?
你情我愿的交易,阿里为何让自己陷入困局?
其实,对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来说,阿里巴巴可谓是其一生最为成功的投资了。相关资料也显示,软银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以2000万美元和6000万美元入股阿里巴巴,以阿里巴巴目前的的市值计算,孙正义已获利近1000倍,此事减持套现无疑是大赚了一笔。
据悉,此番交易,除了将由合股机构买家持有股份,其余大部分减持股份都将被阿里收入囊中,这无疑是大大增强了高管话语权,而那家神秘的主权财富基金,则被外界认为很可能是时阿里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由此可见,双方就减持之事应该是你情我愿的交易。
然而,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大股东抛售风波还远不仅软银一家。因为更为可能的潜在抛售风险来自于第二大股东雅虎。截至2016年3月31日,雅虎持有的383565416股阿里巴巴股份,持股比例15.4%。雅虎所持的阿里股份价值310亿美元,远超软银减持的数额。

众所周知,雅虎曾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高达40%,但此后逐步减持。2012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回购雅虎持有的20%股份。而阿里巴巴上市当年,雅虎曾再度出售阿里股票,成功套现82.8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文章就称,软银称减持阿里巴巴是为了去杠杆和增加持现,那么,雅虎也可能通过减持阿里来套现,进一步拯救自己。其他股东也可以这么做。并且,软银此次出售的股份中有50亿美元阿里股份是通过可转换信托基金的方式来执行的,这也有可能成为是雅虎希望学习的方法。

阿里股价对大股东减持当然也表现出了相当强烈的反应,就在软银发布入股16年以来首次出售阿里股份的当天(6月1日),阿里巴巴股价收盘暴跌6.5%,从52周新高的91.60美元跌至76.69美元。这也令阿里今年的股价累计跌幅一举加深至15%。暴跌之下,马云爸爸是否会反思,阿里为何陷入如此困境?
友谊的巨轮沉了:减持联想,谷歌套现17亿美元
6月2日,谷歌宣布,正在寻求出售所持的联想集团股份,企图以每股4.56-4.62港元的价格,配售3.71亿股联想集团股份。如果成功出售所持联想股份,谷歌将成功套现2.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到2.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亿元)。

让人心寒的是,不久前(5月26日)联想刚刚公布了其2015年度财务业绩,而财报显示,这家全球最大个人电脑生产商PC业务和手机业务双双下滑,2015年四财季收入同比下滑19%、净利润同比暴跌80%,全财年净亏损1.28亿美元,这是该公司时隔六年来再次落得年度亏损。
如此不漂亮的财报,如此不被外界看好的联想,谷歌急于出售联想股份,这是要让这艘友谊的巨轮说翻就翻了呀!昨天还是小伙伴,今天就请相忘于江湖了。
壮士断腕的联想为何还是逃不过被抛售的命运?
关于2015年亏损的财报,尽管日前联想方面已有解释,称营收下跌是由于汇率波动、个人电脑需求放缓及集团提升智能手机业务因素所致。2015财年智能手机销售量下滑主要由于中国市场的不景气。
联想移动联席总裁陈旭东也表示,中国区想要打翻身仗还需要两年时间。为了支持移动业务扩大市场份额,联想集团董事会日前已通过了移动业务可以两年不盈利的议案。联想移动业务也正在努力打造品牌和产品线,试图重新建立起在手机市场的竞争力。
而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更是表示,由于2015年财年表现与预期有差距,他将放弃董事会所给的奖金。

(图为:联想董事长杨元庆)
联想方面是解也解释了,决心也表了,态度了端正了,但大众并不会就此认为联想手机业务的变化一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翻盘,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联想手机业务已经意识到了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最坏的变化就是不变化的道理,并以实际行动以避之,就像某业内认识分析的:对于联想来说这不是世界末日,但是他们必须制定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卷土重来。
“然而,还是有业内人士悲观的认为:我们已经失去联想了,事实真的如此吗?最近联想不是被拿来跟华为比,就是各种被唱衰,而此番谷歌抛售股票无疑是让联想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投资人都是特别“务实”的,谷歌的做法可以理解,软银的做法也无可厚非。但是,人走茶凉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股票被频繁的抛售的短时间内,会给这个企业带来的影响,或多或少,或负面或暴跌,都是有可能的,也是实际正在发生的。
企业说认为,从整个国际形势来看,受美元加息预热的影响,外资企业纷纷抛售中资股份是很正常的举动,大众还是需回归理性,不要听风就是雨,见风使舵确非明智之举。
资本市场的真相不明,阿里联想且行且珍惜
阿里目前的形势随笔联想好一些,但也并不乐观。软银的抛售套现也绝对会影响外界对阿里的看好度和投资人对阿里的信心。再加上阿里在美国屡屡受歧视和排挤,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一直不顺利。
因此,企业说认为,软银的孙正义是除了马云以外,最了解阿里巴巴的人,而且此番又是16年来第一次减持阿里股份,他的用心不可能是只想套现还债这么简单,但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也只能且看且分析了。
联想这段时间都不用特别关注,早已是愁云惨淡,而且联想的麻烦不仅仅在于PC业务,移动业务持续亏损成为了该集团目前遭遇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智能手机领域的打法与PC完全不同,联想原来在PC领域的经验并不适用手机领域,加上并购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亏损,更加拖累了联想在整体手机领域的业务表现。如何摆脱阴霾,让大众重拾对他们的信心,最有效的就只能拿老仆的战略和好看的业绩说话了。
企业说由衷的希望联想能够尽快走出转型的阵痛期,各界也不要一味地以一时的成败来评价一个企业,更不要刻意放大一个企业短时间内所遇到的挫折。阿里也好,联想也好,华为也罢。
关注企业说(qiyeshow),一键求财经新闻真相↓↓↓,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