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并同步调整行邮税政策(行邮税是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的简称,是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这项关税新政意味着,从4月8日开始,通过跨境电子商务网站从国外购买货物将会开征关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我国海淘免税的时代即将结束。针对这一消息,朋友圈和淘宝网代购不遗余力做足文章,开始频频出现“提前囤货”和“价格上调”的宣言,自行海淘的高阶玩家也不禁哭晕在厕所。
“新政”是否意味着再也买不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奶粉、保健品和化妆品了呢?是否意味着跨境电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得所剩无几了呢?不要方,下面就告诉你,“新政”来临,跨境电商应该怎么办。
其实“新政”的本意是使进口商品贸易回归税收公平,只是这个突发政策给消费者和代购商、经销商的心理冲击和实际影响比较大。新政实施一个月后,多数跨境电商企业还在艰难地调整品类、清理库存,同时等待质检总局等部门最后的细则。然而各地口岸也在各自揣测高层的意图,给出了是尺度不一的执行方案。5月8日,进口跨境电商新政实施“满月”之际,有消息称中央高层召开了多个部委的全面协调会议,最终形成了统一意见:保留税率调整,其它按照试点原有方式,延长一年过渡期,直至形成新的合理监管方式。这一结果显然是高层协调后的“折中”,在这一年过渡期内,短期保留新政征税和正面清单,并逐渐形成符合跨境电商“个人零售贸易”B2C的监管制度。
要思考跨境电商接下来的路怎么走,首先需要明确我们所处何处,税改新政的实际影响究竟多大。从个人海淘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税改对进口商品到手价格的影响并不算很大。因为新政考虑到大部分消费者的合理消费需求,将单次额度限值由1000元提升为2000元,同时将设置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0000元,在限值以内进口的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增值税税率一般是17%,按70%征收即11.9%;部分化妆品的消费税税率是30%,按70%征收就是21%。也就是说,个人海淘消费者购买的进口商品到手价格按照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别提升了11.9%或21%不等,处于大部分消费者的心理阈值内。
而对于跨境电商来说,至少目前来看,税改新政带来了切实的冲击。除了行邮税以外,新政还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增加“跨境电商综合税”,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而且没有任何免征额。虽然已应征税额的70%征收,但是税额仍然不低。并且,对于目前火爆的进口保健品市场,不光有新政去掉了“免税”神功,还有《保健食品注册于备案管理办法》黄雀在后,这份文件树立起了进口保健品跨境电商的根本壁垒。《保健食品办法》将于2016年7月实施,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在国内销售的保健食品(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需要注册和备案,而使用的原料已经列入保健品食品原料目录的保健食品和进口的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只需要备案,其它则需要注册。从政策来看,备案制主动权在于申请企业,时间段、成本小;注册制主动权在于监管部门,所需时间长(一般为1-2年)、成本高。从数据来看,外商在国内取得保健品的注册资质(“蓝帽子”)的绝对数和占比都较小。
图表1:中国保健品注册批文情况

资料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2:保健品公司产品注册数

资料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上文所说的跨境电商的现状,提出几个设想。
由于个体代购的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有能力和资源的大型个体代购应该向品牌经销商的方向转变,并建立严密的经销体系,代购模式由C2C向B2C以及B2B2C演变。这种演变是一种迎难而上策略,也是两害相权选其一的取舍。品牌经销商由于其拿货价格低廉,通常是商品售价的3-5折,拿货量大,占有较大的规模优势。并且,一些为代购经销商提供供应链服务的企业已经产生,举例来说,由于单个代购经销商所需货量不多,此类供应链服务企业会把众多代购经销商的采购需求整合,由供应链服务企业直接和厂家谈价,从而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
图表3:一种供应链服务商业模式的层级架构

资料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对于实力不足以转化为品牌经销商的跨境电商,可以考虑成为海外中小品牌打通国内市场的渠道。以澳洲代购为例,澳洲代购的崛起成为澳洲、新西兰品牌打通国内市场的捷径,很多中小品牌商为了较快打入国内市场,开始主动与代购群体接触,并孕育了代购中介,即帮助品牌商开拓代购渠道的中介。一般来说,中小品牌能够给予代购更高的利润空间、承诺更好的退换货政策,并愿意辅以营销活动的支持。以上这些有助于国外中小品牌在代购渠道形成可观的销售规模,并且提高代购渠道的利润率。
跨境电商的眼光可以不仅仅局限在线上平台,可以将其销售渠道向线下延展。最近大火的Swisse、Blackmores在内的部分国际保健品牌主要销售渠道是线上平台,但是在中国,由于存在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诉求,需要更加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比如,老年人习惯去药房,一对一地了解产品功效,对于售前售后服务要求较高;年轻消费者更青睐于电商渠道,他们信赖品牌与产品,因此重视渠道的便利性。但是跨境电商如若能在发展线上渠道的同时,也布局线下渠道,将会给未来的收益加上一个安全垫。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