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京东在8月10日发布了2016年的第二季度业绩,在这份沉甸甸的报告中,最令人关注的依然是京东的“亏损”。业内分析师都在观望,京东是否会一直 “肆无忌惮”的亏下去。

确实,报告显示,京东2016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1.321亿元人民币,依然处在亏损状态,但是,分析也发现,虽然京东依然在亏损,可亏损幅度已经大幅收窄,相比去年同期5.104亿元人民币的净亏损,同比大降74%。很多人认为,以这样的发展,京东很有可能在2017年实现扭亏为盈。

交易量和交易额的提升是京东亏损大幅收窄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消费增长放缓,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域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低增长困扰,但京东实现了逆市增长,增长速度超过了业界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京东2016年第二季度剔除虚拟商品的交易总额达1571亿元,同比增长52%;净收入达到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年度活跃用户数和履约订单量(剔除虚拟商品)分别达到1.881亿和3.734亿。

与此同时,京东在第二季度实现净收入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服务和其他项目(主要来自于电商平台业务)的净收入为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这些数据吻合管理层预期并略超华尔街预期。

应该说,京东在2016年的第二季度实现了交易额、交易量和净收入的全面增长,幅度全部超过了40%以上,实现了可持续的健康增长,这是其亏损收窄的重要原因。因此规模,京东在2016年成为国内首家进入全球财富500强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并首次入选BrandZ Top100榜单。

赢利能力大幅提升是亏损继续收窄的保证

在第二季度,京东不仅实现了交易增长,其利润率也获得了质的改变。数据显示,京东商城Non-GAAP下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0.4%大幅上升至1.1%。

利润提升对于京东意义重大,特别是第二季度,因为第二季度要经历618大促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京东商城盈利水平不降反升,说明“品质电商”定位的成功,不仅推动了用户体验的不断升级,更加保障了业务发展的健康增长势头。

利润率先扭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京东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81亿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6月30日,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达110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另外,京东2016年Q2存货周转天数仅为38.5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账期)为49.8天,均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我们认为,利润率改善,现金流增强,成为了京东未来发展的重要保证,也使京东有了更充分的能力拓展非电商业务空间。

品类扩张、移动端成长,京东在战略调整中前进

如今,京东早已经不是单纯的3C和自营电商平台,2016年第二季度,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继续发力,GMV达740亿元人民币(剔除虚拟商品),同比增长67%,占到了京东总销售的近一半。

在与沃尔玛结盟、拿下1号店之后,在商超品类的竞争力得以大大提升,为下一步商超竞争也做好了布局。仅仅在6月份的大促活动中,京东超市在6•18当天就售出了2500万件商品,逐渐成长为全品类的电商巨头。

同时,艾瑞咨询Q1数据也显示,京东在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30%,达到31.2%,较2015年Q4再增加4.1个百分点,增速领先整个行业。

数据还显示,京东的移动端占比迅猛提升,通过移动端渠道完成订单量占比近8成,达到79.3%,同比增长超过130%。移动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下一步电商决战的主战场,京东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为未来发展赢得了宝贵的阵地。

由此看到,京东的发展实现了量质齐增,不仅实现了亏损收窄,现金流的增长,还实现了资金流动性的加速、移动端的布局提速和全品类扩张的增速,京东已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就单纯的电商业务来说,京东集团实现历史性的全面赢利,应该是指日可待。不过,京东这几年正在展开更大的业务布局,为了更广阔的未来发展,不断的“烧钱”的京东实现彻底扭亏为盈的日子可能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只要华尔街认可,我们就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