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心无旁骛:用心创造佛山供电人传奇
(通讯员 赵艳)“伟大的事业根源于坚韧不断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这是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名言,这句话朴实而深刻地表达了其对“专注”一词的理解。而牛顿煮表、陈景润撞树、陈毅吃墨等名人趣事更是形象体现了专心致志的境界。笃志者,谓之匠,工匠精神首要之义便是一丝不苟、心无旁骛。
保障安全,防范未然;调度控制,运筹帷幄。佛山供电局安全监管部及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一个肩负着保安全的使命,一个统筹着每度电的分配;重于泰山,不容有失,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专注为整个保电工作保驾护航,书写下了企业工匠文化中厚重的一笔。
一丝不苟排隐患,安全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
崎岖的山路、泥泞的小道;或顶着炎炎烈日、或冒着滂沱大雨,只要有施工,就有监管人员的身影,每天奔波于多个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日常。在他们看来,安监工作必须要有邮递员的腿,整天坐在办公室是不行的,必须多跑现场。
“施工现场的特点就是点多面广,这给安全监管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虽然我们不用亲自上线建设与维修,但需要在线下时刻关注工序流程是否得当、操作是否规范,责任大着呢。” 佛山供电局安全监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建设施工以及运维过程中的“安全守护神”,安监人员需要时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因为每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说更换一个绝缘子串,虽说是个相对简单的检修工作,但是每个师傅在具体操作时会有自己的习惯,一不留神,可能就违反作业规程造成安全隐患了,所以我们必须时时紧盯着。”
(10月30日,佛山局保供电人员现场为广东国际旅游文化文化节暨佛山秋色巡游保供电。(王骏 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安全工作如果一着不慎,很可能会满盘皆输。正因为知晓安全生产之于企业的分量,佛山供电局安全监管部门要求部门的每一位人员都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对每一次的施工现场监察,不管大小,都不能掉以轻心,要随时注意日常生产、建设中暴露出的各种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及时纠正,防范未然。“很多时候,我们在很多细节上,例如着装规范上都会相当较真,一丝一毫不合规范都要指出,可能就因为这种接近钻牛角尖的态度,我们经常被其他部门同事称为‘铁面无私的包公’。”该负责人半似调傥地对记者说道。
除了在施工现场监察作业环境、作业步骤方式、工具设备风险外,安全监管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意识的培养很重要,需时刻警钟长鸣。”该负责人强调道。据了解,在之前,安全工器具的使用意识并不到位,会有师傅在休息时把安全帽当凳子坐的情况出现。但现在,安全器具都照标准配置,在使用中也悉心检查和保护,风险意识已经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了。
记者了解到,佛山供电局经连续多年杜绝人身死亡、较大电网和设备事故,安全绩效优良,已多次获得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A级),实现了风险的超前控制。安全的体系化建设,也让该局的安全评分从2009年的50分提高至2015年的93分,充分体现了 “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
心无旁骛似明镜,电力调度经不起一分疏忽
18年,是一个人长大成年的时间,这个过程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和涅槃,相信成长过的人都会感慨万千。而坚持一份工作18年又会成就出怎样的伟大?有着18年调度经验的佛山供电局调度控制中心陈晓彤用事实回答了我们。
与安全监管人员常跑施工现场不同的是,调度员的工作都在调度室内进行。他们对着一个个电脑屏幕,向着看不见的巨大电网,发出指令,做出调度。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调度人员时刻都要盯着很多电脑屏幕看,对着接线图度过一天的时间,非常枯燥。大家都说,做过调度工作后,已经具备出家人的定力了。”采访中无意听到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调度工作的不易及对专心度的高要求。
(变电站规范管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话用在调度工作中一点都不为过。据陈晓彤介绍,目前佛山绝大多数500千伏以下的变电站都实现了人工远程操控,一旦变电站出现失压、开关跳闸、二次装置故障以及一次装备绝缘物质损耗过度等问题,系统会迅速反馈给总控台,这时就需要调度人员迅速处置。“首先调度员要对每一个事故隐患报告做出正确的判断,仔细分析隐患产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及时制定出最优的处置方案,并远程修补或者下发正确的指令让巡检人员消除隐患。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电力的供应,马虎不得。”陈晓彤告诉记者,作为运筹帷幄的“总军师”,调度员责任之大可想而知。
陈晓彤称,除了日常的调度工作之外,遇到台风、强阵风等自然灾害天气,调度员还得制定更多的预想和预案,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保持头脑清醒,用一切办法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甚至可以说,调度部门每一个抉择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每一名调度员都要有心无旁骛的工匠态度,在一次又一次的工作中,严谨地对待随时都会出现的任务。”
虽然没有日晒雨淋的辛苦,但作为整个电网的“施令发号者”,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是需要24小时值班的。因此,每逢周末,你与家人休闲外出度假时,他们在调度室全神贯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围坐桌边享受佳肴时,他们依然在调度室全神贯注。“18年来,很多节假日都无法陪家人度过,但每每看到远处的万家灯火,又觉得心之坦然。”陈晓彤认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