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7的推出似乎还是未能扭转整个三季度苹果销量的颓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 发布的最新出货量数据,苹果在三季度共生产了4500万部iPhone,相较二季度下降了5.3%。

iPhone第三季度出货量再降 硬件市场将弱化?

iPhone的出货量下降已经成为了苹果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长期现实。苹果2016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二财季)显示,iPhone的销量同比下滑16%,拖拽营收下跌13%,这是苹果13年来的首次下跌。而第二季度(三财季)iPhone销售同比继续下滑14.9%,营收的同比下滑幅度则进一步攀升14.6%。第三季度出货量的继续下降,进一步渲染了悲情氛围。

iPhone第三季度出货量再降 硬件市场将弱化?

苹果的市场份额相较于上季度进一步下滑

尽管每年9月的新机型发布都是提振iPhone销量的契机,但iPhone 7发布时间是第三季度末期,出货数量毕竟有限,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iPhone销量下滑的局面。何况iPhone7的销售情况也并不乐观,德国调研公司GfK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iPhone7的销售情况比2015年的iPhone6s更低,首周销量比后者少25%。

但是,苹果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来源不止iPhone,iPhone等苹果旗下的智能硬件设备所对接的App Store同样也为苹果贡献了丰厚的营收。苹果2015年的财报显示,App Store营收高达200亿美元,与开发者分成后,这笔营收中至少有60亿美元将转化为苹果公司的利润。

iPhone第三季度出货量再降 硬件市场将弱化?

苹果应用商店的收入能力显著强于其竞争对手谷歌

通过应用和服务来获取收入的能力,在与竞争对手Google Play相比时表现得更为突出。苹果应用商店在收益方面一贯有大幅的领先优势:调研机构App Annie今年1季度的数据显示,尽管在下载量上,Google Play被下载的应用数量大约是App Store的两倍;但在收入能力上,App Store的收入却大约是Google Play的1.9倍。可见苹果App Store的用户具有更强的付费意愿与更高的付费能力。这对于苹果来说,显然是一笔容易变现的无形资产。

不仅如此,App Store的收入还在新市场和新应用的带动下不断攀升。受惠于手游行业付费率的井喷式增长,来自中国市场的应用收入大幅提升,于2015年四季度超过了日本成为第二营收高地,又在2016年第三季度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收入贡献市场。

iPhone第三季度出货量再降 硬件市场将弱化?

既然智能手机硬件市场已经进入红海阶段,苹果公司未来很可能在收入结构上面临调整:作为硬件的iPhone在收入结构中的地位可能将逐渐弱化,而相关的应用和服务所带来的收入占比将不断提升。

这种战略确实已经被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奉为一种赶超战略,即将登陆美国市场的乐视就是如此,由于作为“新手”难以在中高端机型上赢得消费者,乐视在保证价格“中低端”的同时,寄希望于靠服务收费来盈利。贾跃亭在近日表示,苹果和三星产品的价格很高,乐视则将反其道而行之,以成本价销售硬件,从随后的各项服务中获利。

iPhone第三季度出货量再降 硬件市场将弱化?

苹果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还将继续大幅增加

处于中高端定价的苹果,如果也能建立更依赖于服务收入的模式,在应对来自中低端机型的竞争中也将更加从容不迫。毕竟,无论是三星还是华为,目前都不存在一个可以与苹果的App Store媲美的平台,来从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上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