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百名绣娘合作绣制的农民画绣卷《锦绣台江》基本完工,将于4月9日惊艳亮相,献礼苗族姊妹节。

整个《锦绣台江》绣卷,长22米,宽0.9米。绣制用时一个多月时间,充分运用了近十种苗绣传统针法和技巧,包括平绣、打籽绣、皱绣、扭角绣、破线绣、辫绣、锁绣、马尾绣、织锦等。针线细密,色彩明快,十分传神。绣卷颜色均匀,平整光洁,从远处看如同用笔绘成,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据了解,参与绣制的百名绣娘都是从台江县八个乡镇抽调过来的优秀民间艺人,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的非遗传承人。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绣娘名叫张发娣,施洞人,今年75岁,同时也是古歌传承人。

许多绣娘表示:自己从小就绣花,但这种巨幅作品还是第一次尝试。因为一些绣法较复杂,绣卷上民俗场景又特别多,需要特别细心,花费了很多心力才完成。

绣娘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同一块底料上绣制出精美的图案。绣卷缓缓展开,划龙舟、牛打架、纺织布、染蓝靛等苗家生活、生产场景活灵活现。在绣制的过程中,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欣赏,拍照留念,称赞台江苗绣的精美绝伦。

据悉,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聚集区。刺绣的图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运用各种变形和夸张手法,表现苗族创世神话和传说,从而形成苗绣独有的艺术风格和刺绣特色。

台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曾武松表示:台江县拥有“中国苗绣之乡”之称,境内九个苗族支系,服饰精美,绣种繁多。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很多刺绣图案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我们此次活动目的是去挖掘苗族刺绣文化,通过民间艺人手工绘画,然后纯手工刺绣,把苗族的生活场景、生产场景、民风民俗、苗族文化在这幅农民画绣卷上进行展示,也体现了苗族繁荣市井的景象。这不仅能展示民间艺人精湛的绣艺,让刺绣文化传承和发扬,通过活动开展还能激发绣娘的刺绣热情。

近年来,台江县大力培育刺绣产业发展。在政府的有力政策支持下,企业大力挖掘刺绣艺人,重点吸纳贫困户,通过培训后,不仅让参训妇女掌握刺绣技艺,还与公司签订长期用工协议,为公司加工绣片,让参训妇女不出家门在照顾好老人和孩子的同时,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寻找一条增收门路。如今台江县的绣娘已发展至三万多名。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助推精准扶贫增添了活力。

22米农民画绣卷《锦绣台江》,在姊妹节期间展示结束后,将由台江县政府进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