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中药古法炮制的工匠精神

药材作为中药加工制作中的“灵魂”,古法炮制更像是一个载体,通过烧、炼、泡、灸等方式,将药材药性完美呈现,最大限度的配合药方将药效作用于患者身上。在专业炮制中药材人的眼里,古法炮制是一项技术活,一旦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

当今社会古法炮制工艺逐渐被简单的现代炮制工艺所代替,在现代炮制工艺主导的今天,古法炮制工艺有濒临失传的危险 ,主要表现为忽略古籍文献研究、过度简化炮制工艺、任意舍弃炮制工序,忽视民间炮制工艺。再好的中医大夫,即便是国医大师,你开的方子再好,炮制不得当,也发挥不了中药的药效。坐落在河北保定市清苑区北大冉村的“谊春堂防治脑中风特色专科”门诊,在掌握传统中药炮制工艺同时,加以总结,在中药炮制方法上,精心选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道地药材,严格遵循古法制药。

(图)王喜春:名中医和传承人王新亮

“药材不炮制叫草,炮制才叫药”,传统的中药炮制工艺,是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只有如法制作,才能将药材的药性发挥到最好。“谊春堂”人世代遵从古训,始终古法炮制。以传统医典为依据,坚持药理药性原理,专注药材道地有效,匠心传世,以精微工艺配合道地药材,创新与传承并重。在中药炮制、选料、炮制、制药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坚守传统、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把握中药材的蒸、炒、制、煅等的“火候”奥秘。世代传承人,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制药古训。秉承心怀仁德,以良心自律,用诚心制药,以敬畏心对待产品,用同情心看待患者。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该晒得必晒,该夜露的必夜露,决不偷工减料,决不苟且马虎,严格遵循古法炮制。

“谊春堂防治脑中风特色专科”门诊的名中医王喜春先生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经验和临床经验、结合中医理论及辨证施治的思维,进行理论创新,在使用本草药物自检脑中风的“春堂逐瘀丸”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药物自检、预防、治疗脑中风理念。认为:在脑中风的防治关键在于“未病”、“欲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已病”的早期的有效治疗阶段,能否采用药物作用其特定病理环节,消除或阻止病理进程,发挥出其特定功效的药物,至关重要。

“谊春堂防治脑中风特色专科”门诊祖传的“春堂逐瘀丸”,历史记载、经唐朝古方传承至今,每一位传承人必遵古法炮制工艺。将药材药性完美呈现,直达病灶,达到未病自检,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疗效果。经历一千多年延传,治疗脑中风堪称一绝,不论脑血栓(脑出血)及其后遗症,还是预防脑中风都能有很好的效果。此方被〈中美中医疑难杂症临床经验辑要〉收录。其业绩早在1999年载入《中华当代英才》、《二十世纪中国人物大典》、《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国情报告》,河北省建国五十周年庆典专刊《迈向新世纪的河北》建党八十周年专刊《时代先锋》和《新世纪中国人》《世纪之星》等大型历史画卷,2000年6月3日参加在中国卢山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名人交流中心会议,被授予《国际跨世纪人才》颁发金匾及证书。获北京军区科技成果奖,喜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发明专利并获得中国专利20年优秀成果展金奖。

“二十一世纪、是中医的世纪”。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是必然趋势。我国的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中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的根本。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考虑到人工成本、量产等问题,许多传统的炮制工艺已发生变化,甚至被丢弃,掌握这些技法的人越来越少。记者推荐好技术好新闻,呼吁中医人士要继承古人具有科学性的部分,尊古炮制,以法炮制,取其精华,除其糟粕,重视和提高中药炮制技艺,拯救渐渐远去的中药传统炮制技术,针对中药古法炮制工艺的保护和继承刻不容缓,值得每一位中医药人为之努力。社会更需要学习“谊春堂”这样历代坚守传统药艺的工匠精神,继承和弘扬历代医药学家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古法炮制工艺。

地址:保定市清苑区  电话0312-6889009 1823333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