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金斧子携手新财富联合举办领航私募大时代——2017年私募基金高峰论坛暨金斧子五周年庆典。今年,不仅是私募行业总规模攀上13万亿的高峰,也是金斧子“5年1000亿”计划的开局之年。私募行业发展强劲、投资机会遍地,私募大时代已然来临。

大会现场共邀请30多位行业大咖、业界精英,聚集超600名高端私募投资者,前瞻私募大时代下的行业机遇、探索投资机会、直击业内最核心的问题,并详解应对之策,奉上一场私募行业思想与智慧的盛宴。

丰岭资本董事长金斌

什么样的资本市场才有未来?金斌认为,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合理的资源配置。过去15年,A股经历了两轮较大的转换:从注重基本面——侧重制度套利——侧重基本面的风格转变。这届监管层最大的贡献就是把A股从一个负反馈的市场,逐渐变成了一个正反馈的市场。无论市场短期涨跌如何,它都具备长期的牛市基础。

A股长期以来存在两个互相分割的市场,一个是制度套利、事件驱动型市场,短期投机意味较强,这也是中国大陆A股市场所独有的模式;一个是基于基本面与估值分析型市场——即价值投资型市场,这种模式可参考港股、美股。前者出现在2009-2015年间,而后者,基于中长期价值分析的市场在2008年以前出现过,并在2016年以后再次回归。

两个互相分割的市场导致了A股资源错配、市值极度不均衡,最贵的股票和最便宜的股票都在中国。2009-2015年,A股大多数时候是一个负反馈的市场,产生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的局面。

2016年以来,A股逐渐回归到价值驱动,一大批创造财富的上市公司才是投资者共赢的基础。价值驱动让市场从负反馈逐渐变成正反馈;合适的公司以合理的价格拿到合理的资源;行业没有贵贱,持续的价值创造才是获利的根本!市场是一个奖惩机制,奖优罚劣的市场,才有未来!

丰岭资本董事长金斌

▶▶ 以下是金斌先生与大会记者的互动内容:

记者:能否请您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

金斌:我们主要是做股票主动管理,我最早是2001年在香港研究港股,2003年研究A股,2013年辞职。过去几年我们以做股票管理为主,因为我们做行业研究员出身的,所以比较关注基本面。过去几年业绩还行,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赚钱的。不过现在规模还不算大,大概七、八个亿左右,产品有七、八个。

记者:金总是港股的研究员出生,今年港股恒生指数涨势良好,一些指数基金包括主动管理类的业绩都非常不错,您怎么看未来港股走势?港股涨势会不会已经见顶了?下半年是否会有一些风险调整敞口?

金斌:香港市场我们可能关注得比较早,香港市场大概80%的股票成交量低于一千万,所以在香港市场和海外市场我们会做得比较谨慎。有很多股票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外,投资港股能投的股票比你想象中的少很多。

在我们看来,港股主要看金融、地产、腾讯、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这意味着港股的投资范围比A股小很多。所以香港的很多股票我们都会非常谨慎。现在一些主流的股票,A股、港股价差都不太大,所以这类资产其实是一个类型的资产。

在这种角度上,A股我们有更多选择,因为大陆上市的中国偏消费品公司在A股上的多一点,基本上我们觉得这两个市场相差不大,资产应该是同一类的资产。从配置来说,我们觉得有些股票要说整体趋势怎样,是难以判断的,但是这一类型股票对我们吸引力很大。我们重点关注一些偏结构型的,而不是整体的。

记者:请问您比较关注哪些结构性产品?关于上证50大家的争议比较多,您认为这一块是否还有投资机会?

金斌:今年A股市场两极分化是价值重构的过程。2009年到2015年A股的中小创股是超级大牛市,但这很不太正常,我们没有见过有一类股票永远涨或者永远跌的。2015年大家说研究基本面就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的投资者期望都非常高。大家买股票冒着风险都想翻倍,有人说买股票不涨倍就不卖,这些想法都不对。

过去六七年,A股有很多稳健增长的股票,每年增长百分之十几、二十,但投资者根本不感兴趣。这种股票过去六、七年有可能每年增长15%-20%,有很多一直没涨。今年投资者经过2015、2016年的教训大家慢慢意识到稳健收益也是很好的投资标的,于是回过头再看这些股票,就会突然发现“它们”很有吸引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在过去六七年没有反应的基本面很有可能今年一年就反应完,也有可能一年涨幅很大。这种情况下,我们投资者还指望这种股票每年都这么涨,其实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这样的公司大部分业绩增长比较稳健,不会因为股票涨的快,业绩就该涨得快。从长期来看这种股票收益是比较正常的,只是今年比较特殊,但也属于正常范畴,因为这是对过去六七年的修正。这种状况也是合理的,但是股票毕竟还是有差别,我们现在买股票做价值投资并不意味着每个上证50的股票都要买。它们都有分化,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我们觉得价值投资除了研究企业好坏之外,本身定价能力也非常关键。很多人对这个比较忽略,过去大家炒概念盘、中小盘,现在又炒蓝筹,如果你没有定价能力最后都会吃亏。

我们相信除了研究这个公司好与不好,还需要分析它的长期竞争力在哪里,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我们要对这个公司定价,好的值多少钱,不好的应该也有价值,所以基本上投资者对你买的股票要有合理的定价框架,这其实是非常核心和关键的,但是很多人对这一块不重视,其中包括很多个人投资者。

第三,我们还要看股票价值对未来的预期,这跟第二个有关联。这需要关注现在股票价值对基本面反映的合理性,有的反映还不够,有的反映却过度了,这种股票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我觉得定价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