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追逐星星的人不做金鱼缸里的金鱼
陈楚和我上的是同一所高中和大学,但比我晚了2届,因此我们之间总以学姐和学妹相称。
说话轻声细语,温柔似水的她,总在一些关键时刻带给我“惊喜”。
第一个“惊喜”
当许多同龄人盲从于父母长辈设定的轨迹时,她已经开始抬头追逐星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世间的大爱这事,大概从很早之前她就默默在进行了。不然,也不会有之前的那两个差点把父母“气死”的“惊喜”。
第一个“惊喜”发生在当年高考报志愿时。父母都在银行工作的她,志愿表上填的,原本全是厦大的经管系——厦大的会计和金融系在全国都赫赫有名,进去拿个学位,然后顺利继承父母的衣钵,是全家人的既定目标。 可是提交志愿表的那天,一个午觉睡醒来,一切都变了,按楚楚的话说,“我也不记得那个午觉做了什么梦,但醒来后我就把志愿改成公共管理系了。也许潜意识里觉得我应该往关注公众发展的方向走吧。”
这是她第一次自觉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轨迹。在一分定生死的高考志愿里,她挥一挥衣袖,瞒着家人,潇洒地走进了与金融会计相差几十分的公管系。
第二个“惊喜”
第二个“惊喜”,发生在大学求职季。和许多“优秀毕业生”一样,楚楚也开始向各大银行、外企、国企发出求职信,她向当时已经在宝洁管培项目开始工作的我咨询面试经验。
大学里(楼盘资料 图库) 我们虽然不同系,却在同一个叫“模拟联合国”的社团共事。她是那个办事最让我放心的小姑娘,不论是每周例会或者招新这样的“小事”和“琐事”,还是带领团队出国参赛、承办全国大学生模联这样的“大事”和“要事”,她嘴上从来不说大话,却总会默默地,就把事情办得很漂亮。
我认为拿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对她来说是理所应当、轻而易举。
但是楚楚再一次不按常理出牌——“学姐,我不去外企卖洗发水了,我要去山村卖知识!”我这才知道,她通过了“美丽中国”的支教老师选拔,大四一毕业就将远赴云南的一个小山村,开始为期2年的支教生涯!
陈楚在给学生上英语课
第三个“惊喜”
在云南山区支教两年之后,她用一个更大的“惊喜”给出了最漂亮的答案。因为出色的学业和教学表现,她被全球最高学府哈佛大学的教育学院录取了!今年9月就将远赴美国求学。谈起这件能出书的大事,她却轻描淡写:我只是比较幸运罢了。可是了解她这一路成长背后故事的我却深知,能录取到真正热心公益事业并为此倾尽全力的她,录到总是忠于内心、用理想主义对抗现实的她,何尝不是哈佛的幸运呢?
我也送她一个“惊喜”
前段日子,趁着她还没有结束这段“追星星”的支教生涯,我打算也送她一个“惊喜”——趁着回国休假的那几天,我打算专程去探访她支教的那所乡村中学。
楚楚一听高兴坏了,她在微信里激动地跟我说:“学姐你能来实在是太好了!农村教育现在最缺的就是人,你能站在他们面前分享自己的故事,对他们来说会是莫大的激励!” 和学校其他老师商量着换课、安排讲座地点、借DV机、安排我的行程和食宿……楚楚还是当年那个模联里办事最靠谱的学妹,一手把此次我的云南行操办得妥妥的。
山水迢迢路遥遥,楚楚支教的这所高中位于云南南涧县下的公郎镇,我从迪拜飞去,要跋山涉水才能最终到达:先飞8个小时到香港,再飞2小时到昆明,之后转3次车,再花8个小时,在辗转21个小时后,我终于来到了彩云之南,这所坐落在半山腰上的中学。
刚给初一学生上完英语课的楚楚来接我,帮我把行李提进她所住的教师宿舍。推开门的一瞬间,我还是惊住了:住宿环境非常简陋,客厅里只有两张拼在一起的课桌,坐的也是磨损严重的木板凳,洗手间的水龙头在修了N次后还是不停地漏水,厨房的水龙头更是从来就不能用,卧室的书桌上除了书就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没有一个名牌,就连护肤品都是我没见过的杂牌、小牌。我暗自佩服这个从小被当小公主养大的姑娘,硬是在这里生活了两年,不曾抱怨过。
稍事安顿之后,楚楚为我“接风洗尘”,带我下山去“吃顿好的”。在这家学校外的小餐馆里,点了一桌菜的我们边吃边聊,最后结账时我发现,一桌的菜只够我在迪拜点一道菜。但就是这样的一餐饭,对于业余时间不是翻山越岭去学生家家访,就是偶尔进城购置些生活用品的她来说,已经够得上是一笔“奢侈的开销”和“重大娱乐活动”了。她欢乐地调侃道,“所以我们2000多的工资其实挺高的,因为根本花不出去。”
那个乡村之夜,我们坐在小餐馆里,谈的最多的是目前乡村教育遇到的难题。楚楚从她两年的实践出发,谈了很多。
谈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她说农村地区孩子的心智发展普遍比城市小孩落后3-5年,而使用的课程却是一样的。城市小孩从幼儿园就开始英语学习,而乡村孩子却在13岁左右才第一次接触ABC,有些英语课的难度让她都觉得大,更何况是这些乡村孩子们呢?她谈到有女孩怎么学都跟不上进度,家里人也不支持上学,这个学期一开学班上就已经没有了女孩的身影,这让她上课时总感觉空落落的。
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她说有一次,一位初二男生在她课上到一半时突然冲出教室,用手猛捶走道栏杆,继而又蜷缩在窗下默默抽泣。这位男生只是许多留守儿童中的一个代表,长期的缺爱让他们的成长渐渐畸形,各种心理问题与日俱增。城镇化的副作用最终落到了这些柔弱的孩子身上,这让人,很是心痛。
谈和乡村当地教育理念的冲突。她说在农村,体罚学生是很普遍的事,就连学生自己都觉得挨罚是应该的,一位学生甚至对从来不体罚学生也从来不恶语相向的她说,“老师你打我吧,打我我还能用心点学。”教育本应是自内向外地将学生内心的善引导出来,而现实的结果却是自外而内地让学生自己都觉得本性为恶,这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很多难题,不是通过我们个人的力量可以解决的,我们能做的,是戴着手铐跳舞。”楚楚最后总结到,“我们尽可能地将外部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带进来,办学生自治的图书馆、广播站、英语角、举办歌唱比赛、发起梦想导师计划、通过众筹为图书馆购买书籍……过去的两年,我们力所能及地做好每一件能给学生成长带来好处的事。”
第二天,我特意去听了一节楚楚给初一学生上的英文课。站在讲台上的她俨然一位从教经验丰富的英语老师,神采飞扬,极富感染力。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她说,父母真正理解并支持了她的选择,是在亲自来到这里,听了几堂她的英语课之后。
也许楚楚的父母,也像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我一样,悄悄地问身旁的那位女孩,“喜欢楚楚老师吗?她有给你带来变化吗?”
孩子睁着明亮的大眼睛,羞涩而又认真地回答我,”喜欢。我以前都不敢说英语,因为发音都不准,可是楚楚老师耐心地帮我一个个纠音,现在我敢开口说英文了!”
龙应台曾经这样写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然而在今天的中国,80%的城市小孩能升入大学,却只有5%的农村小孩能跨进大学的门槛。我和楚楚都来自城市里的重点高中,升入大学的比例几乎达到100%,一个班甚至能出20多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清楚地知道,缩小这80%和5%的差距,只有通过教育—人类的灵魂工程,才是最有效也最快捷的途径。
所以,改变世界的人,不一定非得是像乔布斯那样拥有超凡智慧和能力的人。像楚楚一样,用心陪伴乡村孩子成长的人,也是改变世界的人。她的言传身教,不经意中,让多少孩子的未来改变。
也许两年的时间,甚至不能让那所山村中学,那5%大学升学率上升到10%,然而,楚楚至少用了2年的时间来陪伴学生们成长,这种温暖和爱,也许会让初中毕业后即出去务工的学生,在将来遇到社会不公平问题时,可以用更理智和更积极的方式来应对;也许会让原本觉得“我就是不如城里孩子”而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在面对挫折时,能够感到一些温暖和激励,能够永远不放弃努力;也许她的到来,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的未来,朝向了更加积极和阳光的发展方向。那么,她个人支教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为了鼓励孩子们勇敢地追寻梦想,楚楚在学校里发起了“梦想导师计划”,她和其他几位支教教师一起,通过个人关系网,为孩子们从外面世界里找来与他们梦想相关的筑梦师。我就是其中一位,我的结对子对象是一位梦想将来成为空姐的13岁的美丽女孩。当女孩第一次在校园里见到我时,激动得落泪,我想,她是因为见到了梦想的现实版。真实的例子站在孩子们的面前,说服力是巨大的,那条通往梦想的道路,原本因为贫困和不公平变得支离破碎,楚楚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用巨大的热忱和努力,为孩子们努力把路重新铺好。
当我在教室里,为孩子们做关于实现梦想的讲座时,第一个抛出的问题就是,让孩子们大声告诉我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在一旁听的楚楚突然高高举手,
“楚楚老师先来回答,当我在读初一时,梦想就是将来成为一名老师,而现在我做到了哦!”
台下120多位学生把教室挤得密密麻麻,眼里放出了光,我知道,那一刻,楚楚已经变成了他们眼里的启明星,这群学生里,一定会诞生一些,跟随她的步伐,一起追逐繁星,一起改变自身命运,一起改变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