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谷教育——培养有民族魂的世界公民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此刻,为什么风儿停止吹拂,为什么鸟儿正在侧耳倾听?从教室里传来了吟诵的声音,它像一个庄严的承诺,又像一个温暖的祝福:
七年前,在一所活力农耕农场上,春之谷学园创办了第一个耕读班,七年后春之谷已成长成一座以耕读养植、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感官教育为特色的教育机构。今年九月,我们在春之谷学园举办了第一次开学典礼,在一座崭新的校园中,我们将以成熟和自信,迎接新的孩子和家庭。在这里,一切都准备好了!

将一颗梦想的种子在一个古老文化土壤中入驻,注定要经历风雨;在破壳、发芽和扩叶的形变过程中,注定要经历阻碍和阵痛;而七年之后,春之谷的根已在沃土中扎得更深;开花与结果的愿望更加清晰与坚定。
曾经跟随我们的脚步己踏出了稳健的节奏;正在加入我们的脚步将匆匆向前。我们的队伍将越来越大,而我们的脚步声将更加稳健地向前迈进!
春之谷七大特色:
艺术化的感官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春之谷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致力于感官教育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努力让感官教育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里。老师们在世界最先进的感官教育理论指导下,深刻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努力从中国民间文化和传统经典中挖掘、活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春之谷学园鼓励老师进行原创课程采风、创作和实践,比较成熟的就有《百字中文》汉字教学法、《诗经》晨圈系列、《山海经》戏剧、《黑暗传》说唱系列、《封神演义》京剧、评书《西游记》、《成语故事》、春秋会盟古代运动会等。各个年龄段主课的中国故事、诗歌等超过70%,同时开设晨圏、游戏、古代文字、吟诵、书法、篆刻、国画、京剧、武艺等本土化板块课程。
耕读养植与手工劳动相结合的耕读模式
在一座生物动力农场里,春之谷学园将风声、雨声读书声与花叶果木的生长稼接起来,用自然的节律调理孩子的呼吸,用孩子的天籁之音浸润花草果木,实现天人合一、万象和谐的图景。在课程设计上,根据中国传统24节气、生物动力农耕及中国节日为节奏单元,根据年龄段及植物、动物生长特点,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及农耕设计板块课程,达到知行合一,身心和谐的目的。
学园与中国生物动力农业协会、凤凰农场合作开始在新校址开始堆肥、种植花草、种植有机蔬菜。
学园与昌平流村镇金峰养蜂合作社合作,开展养蜂教育基地,用艺术和动手体验的方式在向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推广养蜂。通过这项工作培养爱与合作精神,提升环保意识。学园还与乐活国际合作开始食育教育。
打破学科的限制,打破教科书限制、打破升学考试的限制,实施户外感统练习、耕读、游学及超学科的板块式教学课堂
我们将植物、动物、矿物和人形成一个整体,从自然整体史的角度设计板块。注重知与行、耕与读的结合,做到“格物知致”。
我们用研习游学代替孤立的历史、地理、语文、科学的分科课堂学习。将历史人物与故事带到具体的地理环境、博物馆和文化遗址中,并从文学作品的发展源地去了解其历史背景、人文及生态环境,从而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在人文板块课程强调对孩子道德情操的滋养与教化,精神对孩子心魂的引领,以及对事物背后真象的科学理解;在科学板块注重用艺术方式提供想象性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最终发展孩子的整体性、有机性的鲜活思维。
我们在德国设计师指导下建立了户外感官公园,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自由玩耍和感统练习中发展感官和鲜活思维提供物质条件。同时大量的个体与团队合作游戏可以在其中展开。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校园里建立的感官公园。
我们与北师大、首师大的教育专家和课题组进行最前沿的感官教育与传统文化融会的实验,成绩显著,北京市一百多名语文骨干教师现场观摹我们的课堂。

春之谷研究国家义务教育大纲和方法,吸纳华德福教育精髓,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针对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设计出与义务教育互补的课外特色课程体系,为不适应义务教育的孩子或缺乏学习动力的孩子提供量身定做、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不分科目、不留家庭作业、不考试、不排名次,以保护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个性、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为原则。孩子们通过制作自己的课本、绘画日记、艺术作品、过程笔记和独立和合作项目作为评估与大家分享。春之谷目前针对现有年龄段孩子开设的课程包括:
(1)主课板块(语言艺术:童谣、诗歌、故事、戏剧、数量与空间、形线画、人文与科学)
(2)游学板块(农场游学、武当山道家文化游学、夏商周文史地黄河寻根之旅、函谷关-楼知老子文化之旅、曲阜礼乐文化之旅、内蒙及草原天路地质之旅、长江巴蜀文化之旅、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之旅、新丝绸之路)
(3)感统练习板块(初级感觉:触觉、生命觉、动觉、平衡觉;中级感觉:嗅觉、味觉、视觉、温暖觉;高级感官:听觉、语言觉、思想觉和自我觉)

(5)(5)运动板块:武术、太极、篮球、园艺、农耕、手工、木工、登山等。
(6)(6)食育及耕植板块:烹饪、种花、种草、树木、堆肥、整地、喷剂、播种、育苗、除草、采摘、收割、储藏、酿制等。
(7)蜜蜂教育艺术板块:秋季饲喂、保温、除螨、定点授粉。
秋季艺术手工活动:手工皂唇膏、蜂蜜蛋糕饼干、草莓酱制作。
冬季养护:蜜蜂基础知识、巢门疏通、报团冬眠、暖冬应对、防鼠患、防振。
冬季艺术手工:草莓酱制作、蜡烛制作、蜂巢结构研究与实验、花粉研究与形线画。春季养护观察学习:工蜂分泌蜂王浆喂幼虫及蜂王、幼蜂饲喂花粉、花期授粉、春季巢箱保温、检查蜂螨、传递信息之舞。
春季相应艺术手工:花粉蜂蜜食品或饮品、蜂蜜唇膏肥皂蜡烛等;故事/偶戏/戏剧/故事工作坊。
夏季养护观察学习:户外观察采蜜、摇蜜、蜂蜡提纯。
夏季相应手工艺术:捏蜂蜡、蜂场参观、授粉水果采摘与延伸食育。
(8)节日板块(深冬花园与冬至节、圣诞及新年集市、春分开耕节、复活节、端午集市、中秋节、秋分米迦勒节)
(9)春之谷“根与翅膀”夏令营、冬令营、春令营、秋冬营。中美海莫宁英语夏令营、中德德语夏令营
(10)科目班
外语班(英语、德语)
艺术班:音乐、湿水彩、蜂蜡塑形、蜡块画、音语舞、书法
学园提供春夏秋冬课程,不分寒暑假和周未。入学孩子分四个月的长期班、2-3周短期班和周末班,可以进行连续的板块和科目学习和训练,也可以以单个的板块和科目进行学习和体验。
从感官模仿、自由图景、想象性思维、逻辑思维到直觉性思维的教学目标与路径
春之谷的教学在低幼段3-6岁,通过自由玩耍、游戏、自然散步与农艺、艺术活动(音乐、绘画、朗诵、音语舞、雕塑、手工、戏剧等),发展自由想象力,充分滋养儿童的初级感官(触觉、生命感、平衡感、运动感);在10-11岁,通过故事、形线画,人与植物及动物、家乡地理、人文课等,建立鲜活的认知概念,发展想象性思维;在12-14岁,通过对机械、热、光、电感的感官体验和观察,发展逻辑思维,发展中级感官(嗅觉、味觉、视觉和温暖觉)。在15-18岁年龄段,注重在对有机与无机物质,进行客体观察的基础上发现模式与关系,培养高级感官(听觉、语言觉、思考觉、自我觉),在鲜活概念基础上,发展出鲜活思考、直觉与逻辑并重,在模式和关系基础上发展出更新的关系和模式。从而能够具备在真实的世界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我们相信孩子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家长的觉知。我们设立了常年家长课堂,给家长提供了系列觉知课程,必修课程有:儿童发展理论、传统文化系列(民间文学与国学)、艺术课程(绘画、木工、手工、合唱、音语舞、戏剧)、十二感官、人生自传等课程。在我们的家长团队中成长出了不少优秀教师。
学园为参加成人教育的孩子提供托管教育服务。
高品质的专业化师资团队及国际支持
与全球华德福师资培训院校合作,成立春之谷教师学院。学院按照国际感官师资培养标准,进行2-3年的全日制师资培训,形成春之谷学园师资团队的坚强后盾,毕业生也为全国同类学校提供合格师资。
春之谷经过七年多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培养合格教师的教研、实践体系,并培养出在教学一线上冉冉升起的教学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