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全球一线城市规划展馆,请问道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
提到城市规划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城市规划馆在国内作为一类新兴展馆,并不像博物馆那样被人广泛熟知。其实在很多国外的一线城市,对博物馆和规划馆的界定并不明确,以巴黎城市规划馆为例,其展示内容主要为城市建设档案和百年规划,所扮演的角色是作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静静服务市民的日常生活。
国外普遍认为城市规划馆是城市进步的微缩模型,中国的城市规划馆虽然起步晚,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定义——2006年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多数国家,博物馆用来解释历史,而在中国,他们却被用来展示未来”。在国内所有城市中,身为世界级城市的深圳,其所创建的城市规划馆,对于国内城市规划馆的建设,也将具有指导性意义。如何创作全球一线城市规划展馆,作为参与了深圳城市规划馆设计的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无疑拥有发言权。
与全球设计典范公司Atelier Brueckner角逐方案,“大象展示”斩获前三
深圳城市规划馆于全球公开征集设计方案,吸引了包括设计过宝马博物馆的Atelier Brueckner公司及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等全球几十家顶尖展馆设计公司投标,经过半年的角逐,前后两轮的严格筛选,以全球顶尖设计联盟“设计互联”馆长奥雷.伯曼为代表的七位评委,最终,选定了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等三家公司的设计方案。
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接到“深圳规划馆”设计任务时,特意邀请曾为柏林犹太博物馆设计的德国Studio TheGreenEyl公司共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其跳出规划馆本身,展开了对深圳的本质思考。深圳作为一座从无到有构造出来的新城市,它的“新”不仅体现在38年的短暂历史,更体现在无数崭新面孔下暗涌的“新”思维,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思维促进了深圳成长。
在思考中,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与德国Studio TheGreenEyl用前瞻性的设计理念洞察出了深圳所展现出的独特生长力,深圳力也成了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为深圳规划馆所作的设计方案主题。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将深圳力的主题分解为深圳推力、深圳吸力、深圳引力三个方向,表达了大象对深圳城市特征的总体构想。



深圳推力: 过去现在未来,构造不同时态下的想象城市
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在对深圳的思考中探寻出深圳的推力源于中国改革开放,而开放来自于大胆的设想,也来自于时代变革的需要。剧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了不同时态下深圳的推力,反映出深圳不断发展、永不止步的精神。
在深圳推力的方案表述部分,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构造了一个形象化的时间轴,来承载深圳的精神面貌。在深圳城市规划馆的一楼至三楼通过建筑元素来展现城市的总体形象和精神,采用了许多小型和高耸的建筑规模模型,来呈现从小型建筑到标志性建筑再到整个城市规划的壮阔之貌。

<垂直海港:连接不同时态的纵向轴>
由集裝箱组成纵向装置连接深圳推力表达部分的三个楼层,不同视角展示深圳推力。

<过去-现在的深圳:深圳城市建设时间轴>
按建设时间顺序排列不同比例尺城市模型直观展现深圳在短时内的发展奇迹。

<现在-未来的深圳:城市创客实验室>
一个供各年龄段人群分享的实验室,不断延伸“深圳城市建设时间轴”至未来。

<深圳总体规划图:视野云>
一个轻型结构飘浮于深圳城市规划馆空间中,其疏密变化将展现深圳与全球未来城市的视野。

深圳吸力:讲述深圳人的故事,细节碎片构成城市缩影
在深圳吸力的表达上,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对人与城市的关系深度理解,解出深圳生活的人才是深圳吸力的表达主体。通过整合深圳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以微小见广大,从物质城市感触到人的生活。
在规划馆的四楼,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在方案中拟通过细节碎片,重新讲述深圳人的故事。用无数构成深圳的基本元素拼出一个感性的深圳,让每一个观众都成为构成这些城市故事的这个城市故事的缩影。
<住在深圳>
在这部分观者将在其中“偶遇”倾听房客的故事,并在其中找到自我产生共鸣。

<看不见的深圳(放映厅)>
放映厅将同时放映两个投影视频,展现深圳城市隐藏的一面,看不到的城市服务与基础设施。

<深圳东西>
一个不断增长的城市物件档案,工业机械将不断根据算法重新整理排列物件。

<生态深圳>
将真实的自然通过虚拟的视频展示。该装置连接展馆四层与五层空间,同时也连通深圳吸力和深圳引力。

深圳引力:世界视野看深圳,全球网络下的创新力与责任感
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运用国际化设计视野看深圳,从而得出深圳是一个创造新观念的城市,是观念的创新制造了深圳的巨大引力,这种创新能力如同星球之间的引力,引领着全球城市的未来。
从货运规模到数据流、从物质商品到证券交易所,深圳的每一个层面,都表现出观念创新的活力和前景。在深圳城市规划馆的五楼,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在方案中将深圳创造置入全球的视野中来呈现,表达出深圳面对未来的抱负和责任。

<深圳大数据>
实时深圳大数据装置,承载大数据时代下的深圳印象。

<深圳城市文献档案馆>
深圳城市发展的“档案馆”,可以从中获得与每个深圳人有密切关系的许多信息。

<深圳责任>
这组源于实验室的展柜将展示当下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表现出深圳对全球生态变化的态度及所承担的责任。

38年前深圳是一张白纸,38年后白纸上写下了许多标签,从闻名于世的“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深圳充满了无限潜能。国际顶尖设计联盟AGI会员张达利先生,大象展示设计创始人,就见证了深圳从“文化沙漠”到“设计之都”。深圳当年在申请“设计之都”时,用到了很多张达利先生的作品,因此对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而言,这次跨国合作,不仅是一种为深圳城市规划馆贡献一份设计方案的责任,更是一种设计理念的融合传承。
中国城市规划馆在十几年迅速发展中出现了“千馆一面”“展馆脱离城市”等问题,导致观众成为展馆的过客,给“设计之都”深圳设计城市规划馆,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就是想以此为契机扭转这一局面。张达利-大象展示设计始终坚信艺术创意是空间的灵魂,始终坚持无创意、不设计的作业准则,并将专业品质与当代艺术思维融合,让中国的城市规划展馆能在全球视野下具备参考价值,成为世界城市规划馆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