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所有贫困县摘帽出列,至此,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前无古人、气魄雄浑、史诗般的扶贫脱困战役,注定彪炳青史!

在这场战役中,产业扶贫无疑是脱贫,特别是确保脱贫后不返贫的生力军。通过产业的整合带动,许多地区和民众不但实现了脱贫,更找到了温饱后致富的新出路。

四川雅安作为川茶四大主产区之一,自唐宋以来,茶叶一直就是当地民众世代自给自足、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全国众多贫困地区一样,“守着金饭碗讨饭”,也曾是当地部分农户的真实写照。

作为川茶高山茶的代表性品牌之一,金香花茶的主要原料就来自于四川雅安与北纬30度世界黄金产茶带的交汇区域,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早在多年前,此地即被四川高山茶学研究院评定为“高山生态茶树资源基地”,自然资源优势不可谓不突出。

从人类生活和现代商业运营的便利性、经济性来讲,显然高海拔山区不如平地。但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从茶叶的品质上来讲,高山茶的品质又远远超过平地茶。但是高山茶由于不施化肥、农药,产量低。同时采摘、物流等成本比平地茶更高。加之不少商德缺失者以平地茶冒充高山茶销售,导致真正的高山茶市场竞争力受损,价值与价格严重不对等,让茶农们“很受伤”。

image.png

过去,各家农户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延续的完全是数千年来中国最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茶叶种植、采摘随意,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原料品质不稳定,产品价格低甚至滞销严重,茶农们生活艰苦,砍掉茶树换种其他经济作物、外地打工茶园荒废现象时有发生……

此时,市场经济强大的调节和配给能力开始展现。金香花茶和当地茶农一拍即合,由金香花茶牵头整合资源,联合当地茶农等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举打通了茶产业研发、种植、生产到销售的整条产业链,实现了企业+农户的协同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农户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吃苦耐劳、勤恳细作的长处,比企业自身投资来组织种植、采摘等上游环节更加经济、高效。而企业对茶叶产品更加科学深入的认知、更严格的品质管控则又对农户的茶叶种植、采摘实现了反哺。这样,企业与农户就实现了良性的双向赋能、共促共进。

如今,农户们在企业的指导、监督下,按照企业的标准要求进行原生态种植、科学采摘,大大提升了茶叶原料的绿色健康品质。

而企业化的运作,不但让高山茶的原料品质得到大幅提升,更通过品牌的持续打造和品牌价值的持续输出,盘活了当地高山茶的整个产业链。而处于此条产业链最底层的茶农们,无疑都成了最直接的受益人。他们再也无需担心茶叶的销路,也不用再担心自己的高山茶被以平地茶的价格贱卖。

如今,部分茶农以合作社为依托,更开始向茶文化体验与旅游行业探索,相信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将让脱贫攻坚在绿的底色上显露出更多斑斓色彩!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