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亮点回眸|东西协作 山海情深
“同学们,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可以将陈述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为表示否定的词……”在疏勒县东营第二希望小学二年级(9)班的课堂上,语文老师阿尔祖古丽·库尔班尼亚孜正在上课,课堂上听课的除了学生还有其结对师傅王萍。每周一次的师徒听评课制度,是我市“组团式”支援该校以来雷打不动的一个环节。
东西协作山海情,山海相连共筑梦。2020年3月,第十批东营援疆干部牢记市委、市政府嘱托,从渤海之滨来到西部边陲,接过对口援疆的“接力棒”,全身心地投入到疏勒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两年多来,按照“1+1+7”总体思路,聚焦产业、民生、文化、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拓展援疆内涵、创新援疆方式,累计实施各类援疆项目77大项,先后有718名援疆干部人才奋战在疏勒县的各条战线上,77人次援疆干部人才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的表彰。
与此同时,东营与地处重庆东南、山区腹地的酉阳,也在共同谱写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美丽篇章。
“相较平原,山地光照更加充足,更能影响蟹池水温。”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李溪镇稻田养蟹基地,支农专家苑春亭的一席话,让在场养殖户茅塞顿开。酉阳2010年与我市签订《共同推进东西扶贫协作框架协议》,正式建立结对关系。我市第四批支农队伍领队张新明介绍,立足酉阳所需,我市把农业产业带动确定为东西部协作的主要抓手,围绕援建农业项目、推动人才交流、提供技术支持等,从全市农业部门优选4批次59名支农专家,组团进驻酉阳,为酉阳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注入了“东营力量”。
“要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将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理念,以及宝贵的干部人才输入到酉阳,累计实施援建项目206个,项目覆盖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助残、人才培训等各个领域。在两地通力协作下,酉阳县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脱贫攻坚评估检查;在历年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重庆市级扶贫协作考核中,酉阳县连续多年取得第一名成绩和优秀等次。
跨越千里,山河情深。加强东西部交流、强化区域协作,让两座城市的群众成了“亲戚”,在越来越紧密的交往中,共建帮扶大格局,共奏发展“协奏曲”。(记者 关晨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