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脆弱、时间性与“在场”边界的静默探询

2025年7月27日至8月3日,Absent Gallery 联合 AtypiA 荣幸呈现青年艺术家张继弛在广州的个展《am》。本次展览由策展人 Krish Liang 策划,展出艺术家近期创作的十四件布面影像作品与若干装置,构建出一个悬浮、模糊、几近消散的空间场域。
《am》是张继弛对“后工业时代脆弱性”与“存在与消解之间张力”的又一次深度回访,也是他近年艺术语言成熟与深化的重要标志。在展览现场,观者将穿行于由半透明工业膜、合成表皮与残余包裹材料构成的装置之中,那些本为保护或包装而生的材料,在这里成为了情绪与知觉的载体,悬置于物与非物之间。正如展览标题“am”所暗示的那样,作品不是在陈述一个确定的身份,而是在定义尚未凝固之前的片刻中发出微弱低语。
“这不是一组关于形式的作品,而是关于时间、缓慢、感知与未完成。”策展人 Krish Liang 表示,“在当前艺术过度生产、消费节奏日益加快的背景下,《am》提出了一种柔性抵抗,它颤抖着,却坚定地停留。”

此次展出的架上作品(《residual》《husk》《cladding》《blister》《veil》《gauze》等)将曾经包裹物品的工业残膜转化为形式与痕迹的诗意存在。每一幅画面都是一次“未完成”的行动,褶皱、悬浮、透光、消退,像玻璃上的一口呼气,无法捕捉却真实存在。与此同时,展览空间本身亦成为材料与空气、光线、观者身体互动的容器,激活作品的节奏,使“观看”变为“共处”。
张继弛(生于2001年)现生活与工作于伦敦。他的实践聚焦于物质张力、结构崩塌、视觉撤退与非物化形态。他以塑料膜、防水布、工业遮盖层等边缘材料为媒介,持续构建一个由“延迟”、“折叠”与“消隐”构成的美学系统。他的作品被认为具有反奇观性、反压迫的形式伦理,引发观者对“可见性暴政”与“过度意义投射”的反思。
张继弛毕业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CSM),曾赴柏林艺术大学(Universität der Künste)交换学习。他的作品曾展出于伦敦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巴黎卢浮宫(Louvre Museum)、伦敦萨奇画廊(Saatchi Gallery)与苏州长川美术馆等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亦活跃于公共空间、街区项目与实验性艺术平台。
在科学研究方面,张继弛曾于2024年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探索神经网络与理想气体分子运动模型的交叉算法研究,体现出他将系统性、复杂性与艺术感知机制结合的多维视角。
Absent Gallery 表示,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呈现,更是一次对“慢”的信仰与“无形”的召唤。《am》并不试图完成什么,它提供的是一个留白空间,让观者学会停驻、暂停、观看空气、倾听寂静。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am
艺术家:张继弛
策展人:Krish Liang
主办机构:Absent Gallery × AtypiA
展览时间:2025年7月27日 – 8月3日
展览地点:Absent Gallery(广州市)
官网:www.absentgallery.com

媒体垂询与采访联络:
Krish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