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说起来的话,安东尼·戴维斯(Anthony Davis)应该是 “盲人摸象” 寓言里的那头象 —— 他的末日盖帽大法和绚烂的步法,为他赢得了 “新一代奥拉朱旺” 的名头;他瘦长的体型和超远的投篮范围,则让人想起长手长脚的杜兰特,或者动起来的诺维斯基;某些人则更看重他出色的两线表现和沉稳的发挥,把他称为第二个邓肯。

问题是,上述所有形容都不能准确定义戴维斯的打法。他是个前无古人的选手。

想要为戴维斯建立一个准确的参考数据,我们大概是先创造出一个新的测量系统。他在联盟得分榜上一直处于领先,而且一直都在冲击 PER(球员效益值)榜单的的前列,但是这些数据都只能说明戴维斯很牛逼,但是却无法反映出他是如何在被包夹的情况下完成空中接力、或是如何用超强的防守范围让敌人的挡拆无功而返的。

你可以用尽所有合适的手段尝试愚弄戴维斯,无论是胯下运球,还是拉开距离投射,但最终他还是会突然从原本不利的位置一下猛冲过来,戳穿你所有的小伎俩。他就像是篮球界的 “机械装置之神”(deux ex machine,源于古希腊戏剧的常用手法,简单的说就是实在无法自圆其说的时候,会出现拥有绝对力量的 “机械装置之神”,强行让故事划上句号)。

安东尼·戴维斯注定要成为大神,现在只是玩玩而已

不仅如此,戴维斯总在不声不响的发挥着他的影响力。看他的表演,就像是看着一场远处的雪崩,悄无声息但又迅捷地席卷而来。在詹金斯为《体育画报》提供的戴维斯档案中,他的这位堂兄回忆说:有一次他跑去现场看戴维斯打球,本来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结果一抬眼却发现戴维斯已经拿了25分了,“他从来都是这么悄无声息”。

戴维斯经常会突然出现在谁也想不到的位置,并挑动起比赛的神经,这些小小的闪光点出现得如此频繁,最后串成了一线完整的光芒。在他发挥最好的几场比赛中,他的对手宛如温水中煮着的青蛙,直到水开了才意识到他们已经成为了戴维斯的盘中餐。戴维斯在完全不声张的情况下,就能如此的主导比赛,这让我们不得不产生了一个很可怕的想法:也许戴维斯现在还没有进入他的完美阶段。我们真的很难想象,当他最终开满最大功率的时候,他到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表现?

读到了这里,你还应该对他惊人的长个儿传奇了解一下,这人仿佛一觉睡醒,就从一个骨瘦如柴的 “四眼” 控卫型身高拔高了一英尺。他的个子长得是如此的快,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几张成长进度表里,我们大概有望看到他突破八尺三,而且臂展方面肯定也会有所加长。虽然人们都把他和德马库斯·考辛斯(DeMarcus Cousins)看做一对宿敌,但他们在玩儿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 考辛斯是以结实的力量取胜,是那种典型的擅长低位背打的选手;但是戴维斯却是走位方面的大师。在这两年间,他明明一直在各种位置间游走,而且基本全靠自身的运动能力和本能打球,却已经是一个全明星级的球员。而现在,在习惯了 NBA 的框架和节奏之后,戴维斯可谓是名副其实的 “下一站天王”。

尽管他打球的风格迥异,定位比较模糊,而且上场时间也不多,但他仍成为了 NBA 这个季度的最佳球员。尽管针对这点,还有很多的注意点和制约点要考虑,毕竟这个季度只是整个赛季的四分之一而已,但是戴维斯作为一个还在摸索属于他自己的打球方式的球员,就已经展示出了他比起其他人的优秀之处。鹈鹕队打得是不怎么样,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毕竟这也不是戴维斯的错。他还处在蹒跚学步的状态,就已经难逢对手了。纵观 NBA 的历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选手像他一样,在这么生涩的时期就开始问鼎季度最佳。

他的队伍一定会开始收获胜利,他也一定会日趋完美。这个怪物到底能走到哪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之数。没有人知道他的极限在哪里,因为还没有任何人达到过那个高度。到现在为止,我们面对的还是一个处在 “婴儿期” 的他,而他的队伍也还挣扎在西部的中下游,安东尼·戴维斯可以不带任何杂念的继续打球。尽管他才21岁,尽管他距离勒布朗或凯文·杜兰特这样的巨星还有很大距离,但总有一天,联盟会成为他的领地,现在他只是玩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