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O2O平台颠覆的不仅是服务业 还有整个社会
2015年,因为“上门服务”概念的出现,整个服务业也被搅动得风生水起,上门服务类的O2O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门做饭,上门保洁,上门维修,上门美甲,上门美容,上门化妆,上门拍摄,上门推拿按摩,上门健身辅导,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此种现象,资本方和创业者都极为看好,认为上门服务O2O平台将把传统服务业给颠覆,且其中商机无限。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士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电商平台没有让百货消亡,新媒体没有让杂志消亡一样,上门O2O服务并不会取代传统服务业。
普通消费者对于上门O2O服务持欢迎态度。市场竞争越多,市场会趋于公平,对消费者更有利。而且,有资本的支持,互联网公司也更喜欢通过烧钱和补贴抢占用户和市场,消费者会受益更多。
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供职于“兼客兼职”,一家校园兼职O2O平台),我认为,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就可能有盈利。但是,用户的需求可能是伪需求,比如上门美甲,现在这些平台的订单量看起来很高,但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受各种优惠策略给的刺激,并不真实。比如去美甲店进行美甲,不仅可以享受优雅的环境,还能享受空调、香氛等附加服务,如果上门服务,就需要自备,另一方面,让陌生人上门,多少存在安全隐患,所以综合来看,上门美甲并不具备颠覆传统美甲的条件。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喜欢宅,喜欢上门服务。但我们需要考虑用户规模和市场潜力,如果过小,就有些违背商业逻辑。企业需要充分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作为一个有点社会学背景的非专业人士,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些上门服务O2O平台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以下纯属个人观点。

1、“手艺人”重新作为个体被认识和尊重
这些上门服务O2O平台由于大多数是采取将“手艺人”和用户进行连接的运营模式,所以,一方面烧钱补贴吸引用户,同时,还一方面烧钱补贴吸引“手艺人”。现在“手艺人”,尤其好的“手艺人”在各个平台的争夺中都成了香饽饽,收入也蹭蹭地增长。更重要的是,“手艺人”是作为独立个体通过平台直接和用户联系,代表的是个人,而不再是企业,他将可以有更多的个性和人格魅力,不再像物一样被严格标准化,甚至失去自我。也可能正因为自己的个性,他被客户喜欢,拥有自己的一批忠实粉丝。同时,他们也可以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再被固定的工作时间和企业上班制度所约束。
所以,这些平台的出现,可以让一些追求自我和自由的“手艺人”解放出来,他们不再是某个拥有固定形象的企业的一部分,是更多的自己,可以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工作和生活。
2、推动个性化消费。
商业不发达的年代,我们的消费差不多都是个体对个体,比如买的鸡蛋,可能是隔壁老王家自己的鸡下的蛋吃不完,然后拿到集上去卖的,比如买个锅铲,可能是后边老赵家自己的店铺打制的。现今,这些上门服务O2O平台的存在,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实现“个体对个体”,至少与以前的“个体对企业”相比,服务的选择和过程有了更多的个人感情因素。这样的服务,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效率或许比不上标准化生产,但更具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