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志坚作品入藏无锡博物院暨宜兴青瓷艺术展开幕
10月23日,“青韵天成——谈志坚大师作品捐赠仪式暨谈青窑艺宜兴青瓷艺术展开幕式”在无锡博物院隆重举行。
谈青窑艺创立者谈志坚先生将自己的经典之作《窑变青瓷斗笠碗》无偿赠予无锡博物院永久收藏;同时,为期六天的宜兴青瓷艺术展正式开幕。
据悉,本次活动由无锡市文广新局、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联合主办,无锡博物院、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共同承办。仪式由无锡市博物院院长刘宝山负责主持,无锡市副市长华博雅女士、无锡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过旭明先生、宜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燕军先生、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副会长程同德先生、宜兴市文管办主任黄兴南先生和宜兴、江阴等各博物馆、书画院、收藏家协会的领导嘉宾共计10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陶都宜兴拥有紫砂、青瓷、均陶、精陶、美彩陶等“五朵金花”,而青瓷素以古老而富有特色享誉海内外。宜兴青瓷曾被外交部、文化部定为国家礼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被赞为“东方的蓝宝石,精美的碧玉器”。作为传统陶瓷工艺之一,无锡博物院早就有心为其宣传推介,并将其中的精品收为馆藏。几经努力,著名陶瓷艺术大师谈志坚先生获得国家级大奖的经典作品“窑变青瓷斗笠碗”终于入选。谈志坚先生为发扬宜兴青瓷文化,于本月23日至28日,在无锡博物院举办“谈青窑艺宜兴青瓷艺术展”,70多件宜兴青瓷精品令广大无锡市民耳目一新,从而更深地了解宜兴青瓷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文脉。
谈志坚先生是宜兴市政府“恢复宜兴青瓷工艺生产特别贡献奖”获得者、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也是江苏非遗项目——“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传承人。在青瓷珍品与无锡市民见面并入藏市级艺术殿堂之际,他用“浴火重生,再续辉煌,重放奇彩”向大家介绍了宜兴青瓷的前世今生。
宜兴青瓷从发端变迁,到跌宕振兴,经历了3000年左右的时光轨迹。宜兴青瓷始于商周,盛于两晋,屡经变乱,至唐宋后逐渐衰落。
断代后的宜兴青瓷恢复于上世纪60年代,30年后因体制机制的因素,再度沦陷。2007年谈志坚带领一批有识之士实施宜兴青瓷恢复工程,终于使之梅开二度、大放异彩。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迎合时代气息,大胆开发创新,使这株古老的陶瓷奇葩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姿,在陶瓷材质、造型设计、装饰手法、器型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开创了宜兴青瓷历史上新的高峰——“谈青”,之后又创立“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特邀各文化领域艺术家在谈青窑艺自由创作,为宜兴青瓷赋予更多元化、更丰富、更厚重的民族文化元素。目前“谈青窑艺”生产的传统和创新品种达600多件,复产8年来,已有上百件作品在全国和省市级陶艺展评中得奖。
在无锡博物院展厅内,获得国家级陶艺评比大奖的《窑变青瓷斗笠碗》气势恢宏、造型奇绝、线条流畅、色彩绚烂,创出了宜兴青瓷艺术的巅峰。也充分表达了谈志坚先生将宜兴青瓷推向更高层次的心愿。此次活动的开展,也必将进一步扩大宜兴青瓷的知名度,提升宜兴陶都的美誉度,也将标志着宜兴青瓷和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人物档案
谈志坚,男,1954年生,江苏宜兴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陶瓷艺术大师,中国传统工艺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协会副会长,“谈青窑艺”创始人,宜兴青瓷艺术研究院院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青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传承人。曾先后主持并参与“陶都五朵金花”各大门类品种的研发,其设计创作的青瓷工艺品新颖奇特,令人称绝,“窑变斗笠碗、窑变翠玉尊、谈青玲珑宫碗、将军映春晖、荆溪春晓、荷静清影、平步青云”等各大作品多次在国家和省级展评中获奖,使宜兴青瓷登上了全新的艺术高峰——“谈青”时代。为此,江苏省宜兴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特别授予其“恢复宜兴青瓷工艺生产特别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