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佲家】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悠久,陶瓷器的烧制和使用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陶瓷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历史价值已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在探求和寻觅古代文明足迹的过程中,引发并形成了中国陶瓷研究的热潮。如今,谭女士收藏了一件五大名窑之一:钧窑乳钉笔洗,并诚意转让出手!

钧窑笔洗

藏品鉴赏

此钧窑口沿平整,颈微凹,凹中有序中的乳钉非常特色,腹稍鼓,腹下随圆带乳钉,底有三足,三足显得非常大气。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这个钧窑乳钉笔洗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周身还布满珍珠点等生动美妙的釉色流淌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整件器物凹凸有序,整体看上去雅致而温润,俗话说得好:“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

钧窑笔洗4

笔洗神奇传说

乳钉笔洗,是我国古代文房用具的经典最优秀代表作之一。中国古代笔洗造型多样,而其中以乳钉笔洗的造型最为独特。关于鼓钉洗的来历,有一段颇为神奇的传说。相传,宋徽宗通音律,爱画画,但对自己写的字并不满意。有一天,宋徽宗在宫中欣赏歌舞,他兴致所至,他亲自击鼓并陶醉在鼓声之中。宋徽宗十分高兴,不觉多喝了几杯,很快喝醉了。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拿笔一蘸,然后就在一个由三足支撑的大鼓鼓面上奋笔疾书。第二天,宋徽宗请周邦彦等大臣来解梦。周邦彦说,这正是取大鼓之灵气融于洗中,皇上若能用钉鼓式洗洗笔,定能写出漂亮的字。于是,宋徽宗命钧窑工匠烧制三足乳钉式笔洗。当烧好的笔洗送入宫中,宋徽宗非常喜欢,经常用它来洗笔写字,终于练成了著名的瘦金书。由此,钧窑的笔洗以其传奇的皇家身世背景、精湛的工艺、端庄秀丽的造型以及极少的存世量,成为后世人竞相追捧、梦寐以求的瓷中珍品。

钧窑笔洗3

钧窑窑变色釉的形成

钧釉的红色是由于还原铜的呈色作用。红釉中含有0.1~0.3%的CuO(氧化铜),还含有一定数量的SnO2(二氧化锡)。在天蓝、天青和月白色釉中,CuO含量极低,只有0.001~0.002%,和一般白釉中的含量相近,钧釉的紫色是由于红釉与蓝釉互相熔合的结果,钧瓷的紫斑是由于在青蓝色的釉上有意涂上一层铜红釉所造成的。

钧窑笔洗1

历史经济价值

随着国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选择文化产业,尤其是很多大的收藏家更有先见之明提前大量收藏各列朝代的藏品,造就了他们今后的亿万家财。当今盛世收藏中国政府又鼓励民间藏品自由流通,处进文化传播,宣导盛世文化兴国。喜欢瓷器的人都知道,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烧制的瓷器以釉色艳丽多变而著称。钧窑非常名贵,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

钧窑笔洗2

要欣赏钧瓷,就要走近它、了解它、热爱它。深入其中,你就会发现:钧瓷窑变艺术就是一首首无字的隽永含蓄的诗篇、一幅幅立体的浑然天成的画卷、一曲曲无声的天籁妙韵的乐章。若您对谭女士的“钧窑乳钉笔洗”有兴趣,可拔打下方的电话联系广州佲家传媒,欢迎广大藏友踊跃出价!

电话1

文章及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佲家传媒受持宝人委托而发布,本文章均由持宝人提供,属持宝人个人观点之阐述(非佲家传媒之观点)。凡本文章注明“来源:XXX(非佲家传媒)”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佲家传媒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佲家传媒联系的,请致电4001014797,联系邮箱:26705196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