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下的拓璞创造——“中国质造”打造高端品牌的范本
去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足够底气的。
改革开放至今接近40年,中国制造已经达到了世界的一流水平,完全有条件创造新供给,满足消费升级的时代需求。

无数由中国一流制造商生产的产品,贴上外国品牌漂洋过海之后,中国消费者就得花上数倍于产品成本的价格背回来,中国代工商在整个过程里,只能赚取一个零头,哪怕是那些掌握着核心专利技术的制造商也是如此。
在高端产品领域,这样的不合理现象尤为普遍,外国高端品牌数钱数到手软,而中国工厂只能艰难维持生存。
以我们日常使用频繁的汤锅为例,中国品牌基本垄断了100元-500元的中低端产品市场,但是如果要买上千元的汤锅,中国消费者往往把目光转向外国品牌。如某德国知名品牌的珐琅锅,叫价达到2399元,在高端市场上仍然受到追捧。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这样的珐琅锅,其实也是中国工厂制造的,而且成本不高。小编了解到,一个中国公司就找到该德国品牌的中国制造商,希望订制出同样质量的珐琅锅,发现成本只需要两百多元。对比该德国品牌的2399元售价,其中赚取暴利让人细思极恐!


小编上网发现,这些外国大牌的高端热水壶的价格比拓璞创造的自主品牌高端热水壶平均高出数百元不等。品质一模一样的热水壶产品,价格便宜会更畅销吗?非也。这就是拓璞创造面临的尴尬——2015年,拓璞电水壶出货量400多万台,但企业主打高端市场的“拓璞创造”品牌电水壶,国内销量只有16万台,连续三年亏损,全靠海外市场填补窟窿。

显然,拓璞并不愿意牺牲质量去讨好低端市场的。“三四十元的低端品,拓璞不做;八九十元的中端市场,拓璞拼不过。”拓璞创造董事长李卫忠说,“用与WMF、德龙相同甚至更高的材质、工艺、标准打造高端自主品牌,成为唯一出路。”
尤为值得其他中国制造商借鉴的,是李卫忠为“拓璞创造”品牌打下的坚实的技术根基,以自主知识产权支撑自主高端品牌。据了解,虽然为外国大品牌代工,但是拓璞创造一直牢牢掌握着高端热水壶以及其他系列小家电的核心技术,这让拓璞创造的高端家电自主品牌之路变得水到渠成。
理工科出身的李卫忠,根本不按行业套路出牌,在拓璞内部组建了一支400多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并成立了“Black Box”(黑室), 专门研究前沿黑科技。有了雄厚的科技实力支撑,拓璞创造旗下的高精尖家电产品已远远不只是热水壶了。
看看这个拓璞创造的电蒸笼,坚持使用韩国进口食用级304不锈钢,双层大容量设计、一次就可以满足一桌菜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