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以往的经济形式不同,按需经济领域如Uber、Airbnb、Lyft等以及新的B2B公司的兴起,他们正在在改变B2B领域的很多公司。而在这个领域谁将是赢家?

以下观点,来自CB Insights网络研讨会上其主要分析师Matthew Wong的发言,囊括“按需经济”五大主要议题:该领域融资有多热?押赌最多的投资者?细分热门行业及公司?个案研究;以及,谁将是按需经济接下来的新领导者。

定义很重要

我们给出的定义是:”按需经济“为人们提供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结合移动设备上的功能,但通过”离线服务“实现,即所有一切都有可能实行按需服务,它涵盖很多不同领域,从停车到船运、健康、旅游,现在,甚至扩大到可以按需出诊并提供医用大麻的移动医疗服务。

融资大繁荣

美国去年简直可以说是“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2010年全年投资额只有5700万美金,但到2014年,投资总额达到41.24亿美元,同比增长514%。很明显今年运作比之前还要成功,今年全年很可能超过150亿美元。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很多人对“按需经济”的理解都来自Uber,但按需经济远远不等于Uber,我们看到:如果不计Uber,自2010年,所有按需业务初创公司完成融资交易250多笔,总融资额38.9亿美元。而且这些公司今年可能创下融资总额纪录,总融资资金可能比2014年两倍还要多。下图是除Uber外,其它按需业务创业公司获融资额情况。我在填写这个表格时,新交易还在不断增加,现在可能已经超过这个数字。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但Uber融资总额,确实比其它所有该领域初创公司融资总和相加还要多。也就是说:Uber的确是按需经济领域主宰,并且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个公司。在投资界,大家都喜欢谈论"幂律",以及它在投资分布上的影响,按需经济领域少量一些公司也融资超过10亿美金,包括Lyft和Airbnb,但整体看,很多其它公司融资额确实都很少。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VC玩家

2010年时该领域大概只有20家风投玩家,但现在已有198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以下表格,强调的是卷入按需经济初创公司的VC数,不包括天使,也不包括像Tiger Global这样的对冲基金。可以看到:这一领域投资者数量蹿升非常快,这种游戏更像是种本垒打游戏,大部分利益,会被最先进入的玩家占据。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Sherpa Ventures是大量投资该领域的风投,它投资人Shervin Pishevar曾用过一个术语:FOMO Ventures。FOMO即Fear of Missing Out,也就是“害怕错失机会的风投”。事实也如此,很多投资者都急着给自己打上“按需经济”投资者标签。如今,这种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最大公司是否已存在?

2010年时,按需经济领域每10起融资交易中,高达7起,才处天使或种子轮阶段,但这个领域目前看已进入成熟期,我们发现在2014年时:A轮融资占比达到31%;B轮,则占比达到过去5年的新高。以下数据表明在最大数量的大众消费按需经济领域中,最大消费者的按需服务公司可能已获得融资或者至少已经出现。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之前典型的移动交易被打败

与移动软件平均融资资金额度比,按需经济初创公司明显更高,而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A轮和B轮融资。另一个有趣趋势是:他们有几轮融资额,甚至非常之高。下图,对比了移动软件和按需经济初创公司在A、B轮及种子轮融资差异,可以看到按需经济初创公司占明显优势,尤其是在A轮和B轮,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公司重视Uber提出的“逐个城市”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对市场投入大量资源、资金、销售和支持,还需逐个按城市监管差异去应对很多监管风险及市场变化。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基本没什么公司“退出”

该领域目前为止退出公司还不到10家。实际上我们没看到什么大的退出景观,只有一把小收购案发生。最有名的,可能是去年Square对食品递送公司Caviar的收购。但实际上很少有公司退出,多数情况下这一领域的活跃度,被融资资金额度及后续融资资金额和快慢速度所局限住。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然而就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初创企业已经失去发展势头。去年底开始,我们看到很多该领域公司上了新闻头条,但这些公司,也是刚刚建立,就上这么难堪的新闻头条。所以说,虽然按需经济是最近才出现的趋势,但消费者们的兴趣一直在变,一些商家可能打算在按需经济内建立第四家、第五家公司,但市场已经没有足够空间了。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食品配送越来越拥挤

按需经济初创公司数量呈爆炸式上升,其中一个最重要细分领域就涉及食品配送,这些公司一般遵循两个商业模式,一是配送现成食物;另一是配送带有原料和使用说明的烹饪盒,让顾客自己去做。下表,展示了对不同食品配送公司第一次融资的时间预览,2015年虽然很多公司已发展不错,如Postmates、Doordash和Munchery,但还有些公司依然处在种子轮。这一领域逐渐建立起来的初创公司速度和数量已经有点像日常交易,更多未分化的经营模式和公司正蓄势待发。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待观察列表

我们发现了几家很长时间都没融资的公司,其中四家特别明显,他们可能需要关注并购信息,如Homejoy,它已经on the block。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已成国际现象

目前为止我们关注的都是美国融资,但其实按需经济已成全球现象。过去三个季度,每一季度该领域全球融资额都达到10亿美金,甚至更多。今年二季度,该领域全球融资交易笔数被刷新记录,今年目前为止该领域全球已有超过55笔融资交易。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中国和印度在这其中一路领先。自2012年到现在,中国和印度分别完成40多笔该领域融资交易笔数,各自筹集资金总和都超过40亿美元。当然,德国、巴西、英国和法国也在国际按需交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如果“聪明的钱”很活跃

一些风险投资者善于见微知著,我们同时重点标注了两部分力量,一是最活跃投资者,另一部分是the most unusual suspects。如果你想理解按需经济中新兴商业模式、技术和瓦解过程,一个聪明方法就是关注涌入该领域赌注有哪些,很多著名风投都很擅长观察局势,从而确定下步计划。以下表格包括著名风投Andreessen Horowitz、Sequoia Capitals、News Corp Ventures,他们交易范围很广并对不同公司实行投资组合。图表可能不明显,但还是能看到很多不同投资者,如DoorDash和Airbnb都有很多不同投资者。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战略投资者大范围卷入

但按需经济范畴远比风投要大。这里的一些名字是这样一些美国公司,他们从不同战略投资人那筹集资金,这些战略投资者包括Volvo、谷歌、UPS、Comcast,甚至是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及与Uber有大量贸易往来的亚洲投资人,和日本电子商品经营者Rakuten。Rakuten投资了Lyft并且是董事会成员。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主要公司开始下大赌注

谷歌是很典型一个:过去五年,它与5家不同公司达成11项交易,其中包括对Uber的C轮2.58亿美金投资,从而使Uber估值达到35亿美元,这是按需经济中一项重要融资。下图,你还将看到谷歌投资的一些其他按需经济公司。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另外,科技投资领域一个更大趋势是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增多。我们早期调查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互惠基金已进军按需领域,交易通常发生在后期,但某些案例里也会较早出现,如Tiger Global是这一领域著名投资者,它给Caviar投了A轮;最近给Postmates投了D轮;去年底给Instacart投了C轮;我们还可以看到对冲基金的投入,如Valiant Capital和Dragoneer。可见,这些跨界投资者已经把按需领域锁定为目标。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哪家风投最活跃?

First Round Capital很活跃,它是Uber的A轮投资者,实际上是种子轮投资者,First Round最近新投资了送花公司Bloomthat,也是A轮投资者。另一家Sherpa Ventures也很活跃,Shervin Pishevar是他联合合伙人,他在Menlo Ventures任职时曾领投Uber的B轮,现在投资公司包括Shypm、Luxe和Munchery,他目前进行新融资中,按需经济是一个中心点。还有些活跃投资方,包括:Greylock General Catalyst。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各领域“得分”最高公司

以下为马赛克得分排名前十公司。本表中有些大名鼎鼎公司包括Uber和Lyft,但同样有Getaround,该公司与福特拼车项目联手;还有Shuddle,它致力成为儿童版Uber,代替父母送孩子上学。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停车领域最近也动作频繁:Zirix获来自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的3000万美元融资;Luxe也获金额较大的A轮。停车领域,上榜的还有SpotHero、ParkWhiz。这些公司都是得分排名前十公司。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最后是食品递送。这个领域发展迅猛,很多公司今年融资额都超过4000万美元。Postmates、Munchery和Spring都有融资,其中Posrmates融资时间最晚。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在食品递送领域都有不同动作。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案例研究

如果说到案例,我们来研究下美国有机食品超市Whole Foods,看看它是如何一步步发展按需经济。我认为我们关注重点不能只放在他们说了什么,而应该,了解他们如何分配资源。他们注重建立伙伴关系、投资及并购,现在它在线杂货配送领域已非常成功,而几年前它还根本不存在。以下,是其CEO John Mackey说的话,他讨论的是FreshDirect,一家网上食品公司。下面我给大家念其中一部分:

“FreshDirect无疑是强大竞争对手,很有价格竞争力。我们已关注到并一直向他们学习,我的意思是:并不是说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去实行杂货送货,但如果真有人已想到这点,那一定是FreshDirect。”

以上是2013年时WholeFoods的表态,我们可以看到它兴趣所在,最起码,也该看出这个公司打算涉足网上食品杂货店。下面是那次谈话后,Whole Foods一些重要合作关系时间表。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2012年7月下旬,它与Postmates合作开发Get It Now应用程序。他们很早就与谷歌购物快递建立伙伴关系,但我认为最重要一次合作还是2014年底与Instacart合作:在15个不同市场内,提供1小时送货服务。自那后,Doordash一直在检验Whole Foods送货服务。这虽然不是合作关系,但Instacart确实是条分割线,自那后Whole Foods得以测试各种不同机会,由此得到迅猛发展。如你所见,Instacart帮他们扩大电子购物车规模,每周网上杂货店资金流量达到100万美元,这点他们在电话会议上也有提到。Whole Foods抓住机遇,迅速加入这一行业并打拼出自己一番天地。

新按需模型正被验证

下面这个故事,来自《华尔街日报》,订餐搜索引擎公司GrubHub的CEO Matt Maloney确信现成食物配送模式Munchery和Sprig是个新发展机会,虽然目前他们在GrubHub还只处低位订单,但Matt希望这些公司业务未来能成指数式增长,因为这一领域内现成食品服务不需固定店面,还可以把资源投入其他地方,这样就打破食品配送行业运营模式。

同样验证也发生在短租领域,近期Hyatt投资One Fine Stay。除Hyatt外,Wyndham酒店也投资了度假换房平台Love Home Swap。所以可以看到:仅仅几年之内,现有企业态度的转变:之前连锁酒店并不重视家庭旅馆可能带来的威胁,而现在他们都转变了这一态度。

手机扮演重要角色

Airbnb新估值已对Marriott、Expedia、Starwood和其他许多公司造成总市值威胁。很明显,“手机”是撬动按需经济初创公司能超越非技术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点下手机就能预定房间,这彻底改变酒店服务业。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物流和递送领域也有涉及,FedEx就是一个惨痛教训。以下,是我们之前绘制的FedEx受攻击图表,不同初创公司正从FedEx核心业务不同方面攻击它服务。所以我认为对FedEx这样的公司,它需关注的不只是一家初创公司,而是很多家,因为不同行业人都在对它造成威胁。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谁会是下一步新领导者?

其中一个就是按需基础设施及服务。现在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大量用户产品上,App占一席之地,但从大多数科技发展趋势看,很多成功公司在创造让其它公司使用的东西,即提供基础设施及不同服务来帮助其它公司,而这些提供基础设施的公司受关注度较少。

现在,这个分类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路线、基础设施、车辆服务优化及后勤领域。几家公司正蓬勃发展,并已拿到种子基金。背景调查公司Checkr和Onfido近期都拿到A轮。“1099经济”中的大批公司,以及那些为短期出租提供供应方面优化的公司,为房屋出租、合同工和雇员进入按需领域提供条件。

最后,来看看那些利用手机提供App促销和深度链接的公司。最近,Button将Foursquare和Uber相联系,我们还能看到很多类似公司。我们数据显示:按需经济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出现的大部分是早期融资,但它们发展如此迅速,引起了我们注意。

上门医疗

这也是按需经济前沿分类。可以看到:该领域初创公司涉猎较广,不仅包括药物递送,还包括上门服务的家庭服务,及医用大麻递送。从数据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早期融资互动,包括PillPack近期融资5000万美元。我们也即将在医用系统看到这样的发展。

按需经济融资大繁荣,谁将是下一个赢家?

B2B

以公司而不是以个人消费者为重点的按需经济新模式已经发芽。现在有很多公司把目标放在B2B行业,不仅是递送和后勤领域,还包括其他领域。Managed by Q融资5000万美金,并通过推广App,使全国用户使用他们服务。还有客户服务领域,一家公司刚刚融资1000万美元,主要是帮自己专业用户解决客户服务方面问题,它们客户包括Pinterest、Airbnb、Lyft等,所以按需经济领域一些非常不同、新的B2B公司正在兴起,他们也在改变B2B领域的很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