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到75岁,褚时健的人生才真正找到了“回归自我”的状态。但他似乎注定要生活在“身不由己”当中,如今褚橙正盛,他的生活似乎又不宁静了,围绕着褚时健的新一轮的神话之势再次兴起。

84岁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凭啥被王石划归为同类?

出生于1927年的褚时健今年已经89岁了,一个标准的耄耋老人,互联网新贵们完全可以称呼他一声“爷爷”了。在这个年轻的力量布满世界的年代,许多2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连“文革”的历史都已经非常陌生了,企业说本期却要好好讲讲这个从20世纪20年代走过来的老人。

他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价值值得如此多的人趋之若鹜,甚至王石也称他为自己最敬佩的企业家。

褚时健的一生起起落落,要从这几个年份说起。

31岁被打入右派,下放20年

褚时健出生在云南的一个农村,儿时生活比较富裕,父亲在家乡矣则经营木材生意,这在偏僻的以劳作为生的云南乡沟是十分难得,这也让褚时健度过了一个无忧的童年。然而这样的时光很快就戛然而止。

后来,父亲在木材运输途中遇到日本飞机轰炸,重伤卧床,不久就撒手人寰,从此褚家家境日益惨淡。

从小喜欢抓鱼摸虾、性格刚烈的褚时健作为家中长子,不得不早早承担起家庭重任,帮助母亲烤酒卖酒。对于这段回忆,褚时健至今记忆犹新。

84岁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凭啥被王石划归为同类?

褚时健在1949年初参加革命队伍成了一名游击队员,作为长子而承担的家庭责任变为了对信仰、对国家的责任,酿酒的手转变为扛枪的手。一次在云南潞西战斗激烈时,一个炮弹落到褚时健和战友中间,战友瞬间踢走炮弹,紧接着褚时健就听到了爆炸声。生死就在一线之间,这是褚时健那一时期经常面临的状况。

几乎就在同一时期,褚时健的一个弟弟被土匪捆绑后扔下大桥,不到18岁的生命惨烈结束。生死之间,褚时健对生命的理解已经全然不同于常态生活下的人们。

到了解放后,中国经历了一次次政治运动,“三反”、“五反”、“四清”、“反右”,当时31岁的褚时健也不可避免的被打入右派,他带着妻子和唯一的女儿下到农场参加劳动改造。

后来褚时健先后在玉溪地委宣传部和玉溪行署人事科任职,再到之后的嘎洒糖厂,他不屈不饶,带领糖厂的职工们,让原本每年亏损二十几万的糖厂的扭转亏势实现很可观的净利润。即使在文革期间,也能让职工们喝酒吃肉,生活得到充分的保障。

褚时健“糖王”的称号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大家口口相传开来的。

从31岁被打入右派下放20年,到51岁,褚时健才被摘掉了“右派” 的帽子。但也许是年少的经历使然,褚时健似乎在任何时候都能安之若素。

51岁执掌玉溪卷烟厂,开创了红塔山传奇

1979年,51岁的褚时健被派到当时濒临破产的玉溪卷烟厂担任厂长,一口大箱子打包好一家四口的全部家当,褚时健就这样拖家带口的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尽管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岁,但这个曾经扛过枪、当过干部、搞过企业、犯过“政治错误”的饱经风霜的“老人”,却在破败的烟厂里,开启了大跃进式的革命。

84岁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凭啥被王石划归为同类?

(褚时健一家四口)

1986年,褚时健兼任了玉溪烟草公司经理和玉溪地区烟草专卖局局长,加上把农民的烟田变成烟厂的“第一车间”,他一手控制了产、供、销三个环节,并狠抓产品质量。

““当时我们厂就直接从烟农那里进原料,我们的原料一出来,震动全国,美国人给我们鉴别质量,仓库门一打开,便能闻出味道不一样,烟叶的香气中还带点小甜味,这样的烟叶是高品质,他们就说我们占据全国75%的高档烟市场有道理。”褚时建2010年接受凤凰网杨锦麟专访时,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时激动地说道。于是,经过褚时健和他的团队18年的努力,到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把一个当年濒临倒闭的玉溪卷烟厂打造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烟草帝国,中国的名牌企业:红塔山集团。固定资产也从几千万元发展到70亿元,年创利税近200亿元。“红塔山”卷烟品牌无形资产被评估为332亿元。有中央领导甚至称它为“印钞工厂”。

而褚时健个人也被称为中国烟草大王,成为了地方财政的支柱,成为全国最红的国企红人,18年的时间共为国家创税收991亿。他的政治荣誉不胜枚举: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等等。

而就在褚时健处在人生巅峰时,1999年因为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改判有期徒刑17年)。那年的褚时健已经71岁。

71岁走下神坛,被判入狱

从一个国企红人,执掌红塔山集团18年的风云人物一下子变为阶下囚,这个人生打击可以说是灭顶之灾。接下来的噩耗对这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才是致命的打击,妻子和女儿早在三年前已经先行入狱,唯一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

84岁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凭啥被王石划归为同类?

这场人生的变故是如此的残酷,也如此的令人唏嘘。一般人也许会觉得,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只能在冰冷的监狱中悲凉的苟延残喘度过余生。

三年后,2002年的春节,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且多次晕厥而获批保外就医,回到云南家中居住养病,并且被限制在老家一带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褚时健思虑再三决定上哀牢山,和妻子承包了2400亩的荒地开始种橙子。

这一年,他74岁。(因褚时健入狱原因众说纷纭,且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这一段企业说(ID:qiyeshow)不详加说明,只一笔带过)

75岁哀牢山上,开荒种橙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黄土都埋到下巴的老人,会在75岁高龄开始创业。

王石曾感慨的说:我的得知他保外就医后,就专程到云南山区探访他。他居然承包了2400亩山地种橙子,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你想像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带着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6年后挂果是什么情景。

84岁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凭啥被王石划归为同类?

所以王石说:人生最大的震撼在哀牢山上!是穿着破圆领衫,带着大墨镜,带着草帽,兴致勃勃的谈论6年后橙子瓜果的75岁褚时健。

而6年后,他已是81岁高龄了。

后来有人问王石:你最尊敬的企业家是谁?王石沉吟了一下,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不是全球巨富巴菲特、比尔盖茨,不是华人首富李嘉诚,也不是地产界的哪位成功人士,而是一个老人,一个跌倒过而且跌得很惨的老人。这个老人,就是褚时健。

2014年,南方周末专访褚时健时,曾问他:你在75岁选择创业,挂果需要6年,为什么会选择橙子这样缓慢见成效的创业?

他是这么回答的:

“当时有个农场破产了,要向外出租,是政府的农场。我和老伴考虑这个地方的自然条件不错就租下来了。这个农场原来有三千棵树,我们也接手过来了,拿这些树做实验,到2003年,我们就种下了二十多万株。我的朋友们都劝我,算了,你七十多了,你要是生活过不下去,我们来负责。我跟朋友们说,问你们要钱吃饭有点不好意思,还是自己赚。既然要搞,规模要搞大点。钱不够,老朋友们都说我们可以借你,借了一千多万。我说如果赔不起,就麻烦了;他们说,不要你赔。我那是开玩笑,我相信我赔得起。干事我们是经过调查的,有八九成把握的。最开始两三年,市场还不认识我们的品质,那时是最困难的,一些朋友从各方面帮助我们,把我们的产品,一年一家帮忙卖一些,通过集团消费,引导市场,市场热起来了。隔了几年,我们就把钱还清了。我们是全身心了,凌晨四五点,想着还有哪个问题没解决,想着没弄好可能会影响我们今年的效益,马上起来找资料来看,找人来交流,很快就找着办法了。从800亩扩大到2400亩的时候,资金跟不上了。兴建水利要钱,像我们外边的这个小水坝,把蓄水量从8万方扩大一倍,花了40万,又没有钱了,就靠找朋友借钱的方式融资。这些看起来无法跨越的困难并没有阻挡褚时健,他带着妻子进驻荒山,昔日的企业家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几年的时间,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果园,而且他种的冰糖脐橙在云南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原来这些产品一采摘就运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效益惊人。因为褚时健卖的是励志橙。

85岁为褚橙代言,身家过亿

王石再去探望褚时健时,他看到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老伯伯。褚时健向王石介绍果园、气温、果苗的长势。言谈之间,他自然地谈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2400亩的荒山如何管理?

84岁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凭啥被王石划归为同类?

他使用了以前的方法,采用和果农互利的办法。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的质量。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儿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不以次充好。他制定了激励机制:一个农民只要任务完成,就能领到4000块钱,年终奖金2000多块,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一万多块钱,一户三个人,就能收入三四万块钱,比到外面打工挣钱好多。

他管理烟厂时,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现在管理果园,想到果园上班的人也挤破头。

这个已经85岁的老人,似乎把跌倒根本不当一回事儿。

现在,经过评估,褚时健的身家早已过亿。

89岁关于接班人问题

褚时健毫不讳言他现在经营的褚橙就是一个家族企业,而家族企业绕不开的问题就是接班人。

褚时健的外孙女任书逸及其外孙女婿李亚鑫原本在新加坡留学并留在海外工作。2008年,李亚鑫夫妻被褚老夫妇召回,然后就一直在打理褚橙公司。而褚时健唯一的儿子褚一斌也在2013年被父亲召唤回国:“老父亲叫我回来,我立即卖掉事业,推掉房产。”

84岁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凭啥被王石划归为同类?

(褚时健儿子:褚一斌)

家族企业纷争在商业史中不胜枚举。褚时健或为避免问题,或为保证企业的未来基业,也曾公开表示对接班人进行考试。

但在外界看来,接班人之争似乎愈演愈烈:褚时健唯一的儿子褚一斌推出“褚氏新选”计划,有声音认为这是打算另立门户,复制褚橙的成功模式;而外孙女婿则专心经营褚橙,寸土不让……年近90岁的褚时健,将如何选择,以规避所谓家族企业的“接班之痛”?

其实,关于接班人的问题,早在2014年褚时健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就已明确表示过:

“我基本算是家族产业。将来董事长肯定由我儿子褚一斌来继承。但我还是有些不放心,我说,你把我这个品牌搞砸了咋个整?先考试,让他自己来搞一块试试,有大问题我帮帮他,成功了再来接,搞不成功,就不行了,所以他也在努力。

如今,对褚一斌而言,最大的压力,是不希望一个牌子砸在自己手里,“不希望看到市场说闲话,说前一任干得那么漂亮,到我手里就完了。”

基本每一周,褚一斌都要回一次玉溪,在公司重大的事项上,他都要与老父亲交流。“老父亲只负责考试,很少提要求。做得不好,他就批评批评。”

84岁成亿万富翁 褚时健凭啥被王石划归为同类?

褚一斌认为,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决定了特色农业必有出路,但对褚氏品牌而言,“能做好一个果子就已经很不错了,能不能做好第二个、第三个,只能等时间来检验。”

褚时健的一生,几经起落:早年丧父,辍学、烤酒、种地,以此帮母亲谋生;青年,重新求学却遭遇战争,扛过枪打过仗;解放后没能逃脱“右派”的命运,却能埋头搞生产;年过半百,接手玉溪卷烟厂,然而,巅峰跌落……

当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时,褚时健的名字因为橙子享誉大江南北,以七十几岁高龄重新创业的故事,激励和影响了无数的人。他跌宕悲辛的人生尽管有一些晦暗不明的部分,但被人们自动省去忽略,他成了一个励志的符号和最佳的心灵鸡汤。

今年,褚时健89岁,已近耄耋,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每周从玉溪大营街坐两个半小时的车程,穿过弯曲颠簸的山路,来哀牢山看看自己的果树。有时一周一次,有时两次。

“企业说(qiyeshow)认为:传奇有时更源于不其然的际遇,而强者之所以为强者,是因为再简单的、平静的、世俗的生活下隐藏着巨大的力量,而褚时健身上就有这种力量。

关注企业说(qiyeshow),一键求财经新闻真相↓↓↓,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