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才刚发文强调:树不能涨到天上去,房价也不能。但深圳的房价似乎是可以的,就在昨日(6月2日)下午,一宗位于深圳龙华上塘地铁站旁的商住用地正式开标,央企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以82.89亿元中标,折合楼面地价约5.68万元/平方米,成为龙华区单价地王,仅次于去年泰禾集团拿下的尖岗山深圳单价地王。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企业说”(ID:qiyehshow)

整个投标过程持续20分钟,包括平安不动产、招商地产、中洲、龙光、首创、金地、深圳万科、中海、碧桂园等众多大型房企竞标。出价超过70亿的,除了中标的中国电建+广州方荣82.8亿外,还有中国葛洲坝73.5亿,和招商地产的约70.59亿。
此次龙华拍卖的地块位于深圳地铁4号线上塘地铁站旁边。距离深圳北站仅隔两个站,到深圳福田的市民中心也才8个站。可以说是距离深圳福田极近而又土地产权干净的宝地。

(图为:招标地块)
这块地也是全国第一个试点现房销售的土地出让,出让规则是密封招标。前者增加了地块的运营成本,后者则拒绝了拍卖价高者得的轮番竞价,而是一次投标价高者得。这可以看做是政府想给这地块将降温的良苦用心,但很遗憾的是,市场已经无法阻挡了。
而这次招标的19家开发商也算是真正见识到了深圳楼市的疯狂,而在场的业内人士更是当场大胆预测:“除去配建,三年后销售成本价在9.1-9.4万/平之间。”而在这场博弈中,看似懂行情的深圳开发商,却被电建+金茂的联合体给抢占了先机,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国企央企唱主角
其实,这次拿下龙华地王的两家央企,身份背景都大有来头的。
中国电建地产是世界500强,是国资委直属的央企-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旗下的唯一地产开发平台,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郑州、南京、三亚、林芝等18个城市共54个项目进行了房地产开发。

重点深耕的是:京津冀都市圈、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并已于2014年进入以上海、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此次拿下龙华地王也成功打响了进入珠三角地区的第一炮。
而广州方荣房地产是世界500强——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而金茂是由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出资创办,虽于2009年1月公司进行了股权转变,正式成为香港上市企业–方兴地产(中国)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但也算是有央企背景。

资料显示,中国金茂以上海地标“金茂大厦”起步,经历了从写字楼、酒店到住宅、商业、新城开发的迅猛发展。

(图为:招标会现场)
所以,合起来看就是中国电建与中化集团两家巨无霸央企背景企业联合拿地,这也是继信达、中铁等央企之后,再度进军深圳的央企地产平台。
企业说纵观今年以来热门城市的地王,胜出者几乎都是央企和国企。而且参与者多为水电系央企。其中,鲁能、电建、葛洲坝正在“不计成本”的抢占市场。据悉,这些“国字头们”今年已在热门的二线城市花了237亿元,共抢得9块地皮,而电建和葛洲坝正是此次下注龙华地王的两位最大买家。
值得一提的是,5月13日,葛洲坝集团刚刚才在南京以总价32.8亿元,拿下楼面价为每平方米45213元的地块,刷新了南京单价“地王”。按照地价与楼价的比例,这也意味着这个项目未来售价要达到每平方米7万—9万才能回本,地价与楼价堪比上海。而葛洲坝集团本身也是隶属于国资委的央企,以水电投资建设运营为主业。

正如南方周未的报道:进入2016年以来,出现了74个二线地王,央企国企为最大买家。而企业说发现,这些地王中,竟无一是深圳本土开发商。这不得不让人疑惑,深圳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是怎么了?
深圳开发商变迟钝
其实,深圳本地也不乏实力强大的国企央企,如华侨城、保利、华润、招商等,都曾是在深圳楼市大放异彩的牛逼企业,更曾被看作是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先进单位,但今年却渐渐在自己的土地市场上失声了。更有外来房企批评他们说:深圳开发商已经不懂计算了,他们到现在为止还在沿用旧的地王计算方式:建造成本+融资利息+配建比=土地预期。
对于深圳开放商这套似乎已经过时的旧方法,此次参与招标的外来房企直接表示:“现在没有算账,也算不出来,2016年全国卖出了上百个地王,能有几块算出帐来。大势所趋,各凭本事,有多少外地企业都想进入深圳。深圳的房企觉悟太晚了,这是病!”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此次深圳龙华地块的出让采取的是暗标方式竞买,开发商只有一次报价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举高价的冲动,相对普通举牌出价更为谨慎克制。
因此,从此次出价来看,深圳开发商的做法确实是比较保守谨慎,但是信达、电建这些有背景的央企敢频繁的在全国范围内制造地王的举动也不可谓不疯狂。那么,央企地王们的逻辑是什么?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吗?
央企疯狂的地王逻辑背后,是中国房市一场已经失控的豪赌
据深圳新浪房产报道称,新进入深圳的央企们认为,不惜一切拿下地王的核心关键就是:土地稀缺,拿到地必定能赢。

深圳旧地王企业的相关人士也认为:“深圳的城市特点非常明显,住房拥有率低、人口年轻化、土地可开发面积少的可怜,相对于其他城市机会大得多,其他城市都疯了,深圳还能淡定吗,未来深圳的每一块地都是地王。”
但是央企不计成本拿下地王的顽劣之风,其实就已引起热议了。早在今年“两会”的几场大会和分组会,都开成了对高房价、高地价的声讨会。无论哪个行业的代表和委员,都对央企地王频出带来的不公表示了极大的愤懑和不满。
在如此强大的民意压力下,央企这样疯狂拿地的“恶循环”,苦了身在央企圈外的老百姓,也让中国房市成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疯狂的一场豪赌,为什么这么说呢?
1、目前地面价早已远超当前房价,未来几年房价必须翻倍才能保本,在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豪赌未来房价翻倍,这不是一场疯狂的赌博吗?肯定是的;
2、国企央企在豪赌中国未来几年的货币政策继续极度宽松,继续一直大印钞,因为这是房价上涨的根源,如果中国收紧货币政策呢?那么他们的豪赌就会失败,如果中国继续滥印钞票,那么他们的豪赌可能会成功;
3、国企央企在豪赌美联储不加息,他们也许认为美联储不可能加息,甚至会继续加大宽松,这样不会导致中国的资金外流,很多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高管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但是美联储是真的会加息的,资金外流也是不可避免;
4、国企央企在豪赌人民币不会贬值。因为只有人民币坚挺才会对房价形成支撑,如果人民币大贬值,必然会导致资金仓皇出逃,即使房价上涨了,但是以美元计价的房地产仍然是跌了。
冷静的思考过后,我们就应该看到当前的地王背后,完全是一场失控的赌博,但是仍有七成的央企国企将涉足房地产当做“速效救心丸”,有恃无恐的逆流而上,到底是什么原因?企业说认为原因有三点:
1、巨大的利润诱惑和央企的不差钱;
2、国资委的纪律涣散,导致央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直至失去了划定房地产经营主业、副业最基本的警戒线。
3、赌徒心态,不惜压上身家性命的豪赌。
人民可怜,国家可悲,旁观者可叹:中国的房市竟沦落为了这些央企赌徒们最大的赌场。上帝欲毁灭之,必先使其疯狂,企业说不是要唱衰谁,但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确实已经失控了,最后以悲剧结尾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这个悲剧现在还未到来而已。
关注企业说(qiyeshow),一键求财经新闻真相↓↓↓,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