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股神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在突然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

不论是在股市还是在创投圈,这样一句名言早已实实在在地在发挥作用,尤其当下资本寒冬迟迟不退。
17岁CEO跌下神坛,公司离职率被曝高达98%
就在上周,神奇百货被曝“搬家裁员”,员工高高兴兴去上班,结果发现公司不见了。没有办离职手续,没有结算工资,员工直接踢群辞退。人数达11人。公司总离职率高达98%。作为电商公司,连供应链都整个被裁。

员工称公司人去楼空,王凯歆回应是搬新公司
这还只是爆料的冰山一角,今年5月GQ杂志一篇《17岁CEO王凯歆:风口少女的神通与孤独》早已将这家明星创业公司的遮羞布撕的所剩无几。


神奇百货运营方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结构图
王凯歆,这个出生于98年,高二休学,15岁创业,17岁就有自己公司的“创业神童”,经过GQ记者大量调查、采访,在报道中被扒了个底朝天:公司数据造假、商业模式价值低,为人嚣张跋扈、挥霍无度、言而无信、没有家教、缺乏基本常识、乃至随意裁员(助理、人事、技术开发、公关,一言不合,统统开除)、拖欠工资,甚至收到仲裁都拒不执行,还威胁员工“会封杀你之后的职业生涯”。

一言不合,技术员变保洁,就是这么任性

王凯歆威胁维权员工

王凯歆上北京卫视的创业真人秀《我是独角兽》
几个月前,当王凯歆上北京卫视的创业真人秀《我是独角兽》,向经纬中国合伙人万浩基,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猎豹CEO、紫牛创业营创始人傅盛,真格基金CEO兼合伙人方爱之,天神娱乐董事长朱晔喊话,“在场的投资人,投我的话!我会帮你们在未来,三到五年!赚够他们的钱!95后的钱!”,轻松获得1500万的投资时,
或是她作为深圳创新谷成功孵化投资的创业者代表,向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介绍了神奇百货的发展情况,获评“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时,
她估计也想象不到会有这么一天,20多个前员工站出来,宣泄不满、大曝黑料、集体维权。


从深圳大爆炸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情况来看,所谓1500万投资可能完全是节目效果,资金实际并未到位,注册资本反而严重“缩水”,且只有认缴,没有实缴
遭遇这么大的挫折,换做普通人,估计会躲在某个角落大哭一场,但18岁的王凯歆可没有,她还在以色列发着朋友圈,甚至遥控公司发布了一份声明,称在神奇百货前公关总监张嫣的带头下,公司受到了严重的诽谤及谣言攻击,特此发布对其本人的警告声明,若仍通过其他手段攻击本公司或本公司员工,我们将对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让王凯歆去上北京卫视的创业真人秀《我是独角兽》,拿到1500万A轮融资的,正是张嫣。

这确实符合王凯歆的性格,在GQ杂志中,她曾对自己有过一番剖析:“我可能就是不讨别人喜欢,我就是刁钻刻薄又无情,但这就是我的风格,谁都无法改变我。”王凯歆在微信的朋友圈里写,“天才千万不要去迎合笨蛋,否则他们会觉得你连他们还不如。天才的内心本身就是与世隔绝的,孤独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我从小没有太多感受过爱、所以我不会患得患失……能做到毅然决绝一个人去创业也是这个原因。”
那些被捧起来的90后创业者们近况如何?
不过,这种“极度自我”在90后创业者中并非少见,两年前同样爆火的另一位90后创业者余佳文,这位超级课程表的创始人,在被问及“要拿出1个亿给员工分一分兑现了没有”之类的问题时,居然特别骄傲地说“没有,我打算年底搞个超大型的余佳文认怂会,年轻人嘛,做不到又怎么样,我认怂”。

甚至在现场被周鸿祎指责失信于员工时,余佳文也能面不改色地回应“年轻人的企业是玩出来的,不必太过较真”。

而另一位90后创业者,“大家一起唱”的创始人尹桑,则霸气外漏地试图将创业的标签封禁在20岁,“人就是应该20岁去创业,你看比尔盖茨,20岁创业了;扎克伯格,20岁创业了;我,20岁创业了,这背后是有人类的某种规律的。30岁还创什么业,搞笑的”。

这些出格的言论,企业说认为,已经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可以揭过去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国外,少年成名的天才也很多,他们展现的是另一种风貌,一种实力与成就相互对等的励志力量:
比如19岁就能找出iOS系统漏洞的Nicholas Allegra。当年他创立的JailbreakMe让越狱的难度降低到只需要打开网站的网页就可以破解。
比如17岁创办了Summly。他15岁开发了自动提取文章摘要的app Trimit,17岁创办公司开发Summly,获得了李嘉诚的投资。之后,成功将公司出售给雅虎。
再比如17岁开发出火狐浏览器的布雷克‧罗斯,他瓜分了微软IE浏览器11.51%的市场份额,更将“IE浏览器不安全”这个烙印深深地印在了IE的身上。之后还写出了爆款美剧《硅谷》,3000多万人同时观看。
而中国这群90后创办的公司呢?在成为资本、媒体宠儿后,发展情况如何,让我们也来复盘一下:
脸萌——昙花一现
脸萌,一款制作漫画头像的移动APP,由1989年出生的郭列创办,公司团队基本上都是90后。脸萌曾登录APP排行总榜第一位,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也有过亿用户。并获资本市场几千万的融资。

但是,形势很快急转直下,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用户粘性和留存较差,仅仅几个月后,脸萌就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陈安妮——卷入盗图事件
生于1992年的陈安妮是一名漫画作者,2014年4月开发快看漫画app,9月创立快看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12月13日,陈安妮在快看app上发布《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微博转发45万次,阅读超过1亿次。

受微博推动,“快看”漫画APP在App Store里最高时冲到了免费榜榜首的排名,并拿到奇迹一般的单日30万次下载规模。
然而,APP上线不久,陈安妮抄袭盗图APP事件就迅速在微博发酵,陈安妮称是公司员工所为,自己并不知情,并且对此道歉。但事实是漫画家早已提醒、严正警告过。这引发网友以及被盗图的漫画家极其不满,对方一气之下将陈安妮没有给签约漫画家交税事情曝光,陈安妮则声称自己不太懂法律上的事情,因此导致了漏税行为,现在已及时补交。但签约的漫画家并不买单。
余佳文——只剩下泡沫
出生于1990年7月5日的余佳文, 在2012年8月和团队一起研发出“超级课程表”并获得第一笔天使投资,2013年1月,超级课程表拿到了第二笔天使投资。2013年6月,超级课程表获得A轮投资。2014年11月,余佳文获得阿里巴巴风投。

余佳文的个人故事也很精彩,自曝高中二年级赚得100万,此后又被误诊为淋巴癌人生曾跌入谷底。此外,201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2011年就读于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就读于南京大学、2014年就读于武汉大学。
在央视演讲后,余佳文遭遇打假,被质疑“学历造假、盈利方式有问题,以及数据造假”,目前,超级课程表几乎没有投资,创始人也只剩两三个。
马佳佳——泡否倒闭
马佳佳,本名张孟宁,1990年8月生,2008年云南省高考语文状元,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当天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创意情趣用品店powerfu而一举成名,随后在各界都有曝光率,甚至受邀到万科演讲,放言“房地产迟早被颠覆,90后压根就不买房”。

因产品体系、运营方面的问题,powerfu早已倒闭转让,马佳佳也成功晋级为打工女。
刘克楠——渐归于沉寂
刘克楠,90年生,小米前员工,和马佳佳一样,也是做两性用品,创立的“大象”试图用互联网思维来卖安全套,获得过来自泰山资本的百万级美金天使投资。

目前,大象基本销声匿迹,毕竟,这行巨头太多,杜蕾斯还那么会做营销。
云视链——被曝信息造假
带着哈佛90后头衔的金证济苍和他的创业项目“云视链”曾一度被吹上天。上线短期内,云视链估值迅速飙到6亿,号称“是极具技术创新的产品,将颠覆整个视频行业和广告行业”。甚至在今年3月,金证济苍被福布斯评为“2015年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之一。

然而好景不长,因疑似团队信息造假,以及核心技术夸大,宣传视频盗用AVD等问题,云视链一度被推上风口浪尖。此外,金证济苍本人的哈佛学历也备受质疑。
尹桑——一起唱”融资失败濒临倒闭
1992年生的尹桑高一赴美求学,后被宾利商学院全奖录取,主修创业学。他先后三次创业,做的都是O2O:高三第一次创业,做本地家政O2O;大学第二次创业,做生活品配送O2O,归国前两家公司都已出售;“一起唱团购O2O,则致力于颠覆线下的K歌体验。

不过也是这位被高捧的90后明星创业者,在今年2月初发布内部信,承认因C+轮融资失败、现金用尽,公司将无法维持员工工资,濒临倒闭。IDG超8000万的投资因此打了水漂。
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自我造血才是硬道理
说了这么多失败的案例,并非对中国90后创业者存在偏见,也不是有意给90后、00后创业者泼冷水,只是想强调,创业并非玩过家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实力,在公司受到关注后,更要迅速搭建起健康成长的运营体系,并时刻保持谦逊、积极学习,而非自我膨胀,目中无人。
当然,我们也应该反思,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么多创业奇迹接连涌现?投资机构、媒体、大众在其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关怀是不是要降一降温了?

最后,分享一段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的内部分享,希望创业者能踏踏实实做好公司,自我造血才是硬道理:
最近我见了很多中后期基金老大,国内各种金主,强烈感觉到市场在变冷,融资越来越难。不管是基金,还是公司,很多都会出现资金问题。已经拿到至少1.5年现金的创始人们,恭喜你们;还没融到的,极力加油提速降价,灵活处理以拿到钱为唯一目的;但还盲目乐观的那些公司,你们在等死。
我几乎隔几天就在这里啰嗦提醒大家,就是因为我看到太多失败案例,手上有太多实时数据,知道哪几家公司现在面临巨大现金问题,为什么一手好牌现在会这样。才会厚着脸皮在这里一次两次提醒大家早点不介意估值,小步快跑搞定融资。
我和我们团队持续提醒了,如果公司还不听还不重视还很固执,我们绝望的那天,我会把投资投后融资帮忙全部停掉,让那家公司自生自灭。商业环境本来就这么残酷。对我们的损失也就是1/330,330家公司之一。
我得承认现在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了,投资人想要知道的都是你如何收支平衡,别再跟我说太多增长和GMV。不管是什么行业,如果你能处理好增长和收支平衡,过了那个点,你就是赢家。
盲目乐观,还在追求高估值,还在为自己一点点成绩沾沾自喜,还在扩张补贴,现金低于6个月了还没有凶悍调整,融资还没有当第一大事,还在幻想有投资人巨额支持,都是死翘翘前夕的症状。
关注企业说(qiyeshow),一键求财经新闻真相↓↓↓,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