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的高管事件引爆了另一个热点:麦当劳要被收购了。虽然全聚德发表声明澄清并未有竞购这类依据法规应予以披露的事项,但麦当劳出售特许经营权却被证明所言非虚。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企业说”(ID:qiyehshow)

麦当劳要被收购?出售特许权意在保持扩张

麦当劳从2015年开始似乎进入了一个全球业绩低谷。根据财报,2015年麦当劳的营收为254.1亿美元,净利润为45.3亿美元,分别较2013年各下跌了9.6%和19%。美联社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曾指出,2015麦当劳在美国运营的餐厅数量将出现40年以来的第一次下降。除了在美国市场上的收缩,麦当劳还在日本等市场进一步加大关店力度,并在2015年为此进行了7200万美元的财务减记。

如今,麦当劳的收缩战略似乎已经扩张到了中国市场。麦当劳计划,由一家或多家当地伙伴公司接管中国内地和香港2800家门店的特许经营权20年,价值高达20亿到30亿美元。对于最终的收购方,麦当劳要求管理层在三年内不发生变化。麦当劳意欲何为?

麦当劳要被收购?出售特许权意在保持扩张

首先要强调的是,出售特许经营权并非此前报道中所说的“被收购”,也并非意味着收缩。

麦当劳在全球设立的分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是直营店,二则是加盟店和特许经营店。在市场相对成熟的美国“老家”和欧洲市场,采用的模式基本上是后一种,而在全球其他地区,麦当劳为了保证产品在新市场中质量标准,更方便地进行品牌的发展与维护,往往采用直营店的形式。也就是说,特许经营权只是麦当劳既有的经营模式的一种,并非是麦当劳在中国市场上“被收购”。相反,麦当劳还在积极准备着在中国市场的新一轮扩张。麦当劳CEO伊斯特布鲁克在3月份接受采访时还表示,麦当劳计划到2020年将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从目前的2200家增加到3500家。

麦当劳要被收购?出售特许权意在保持扩张

但是,麦当劳为何要改变经营模式,出售特许经营权呢?

首要原因是收入的考量。根据其年报数据,其全球收入同比减少,主要是来自直营店26亿美元的亏损;而麦当劳特许经营店2015年在全球市场的利润为72.8亿美元,几乎是直营店的3倍。尽管中国已经是麦当劳的全球第三大市场,但是麦当劳20多年来一直以直营模式来运营这些门店,直到2014年才开始扩张特许经营业务。2014年年底,该公司在大陆的2,000多家门店中有20%左右是特许经营店;而到了2015年底,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了35%,这意味着麦当劳770家门店已经开展授权经营。

麦当劳要被收购?出售特许权意在保持扩张

麦当劳的经典菜单已被诟病为垃圾食品

第二个原因则在于,业绩在经历长时段增长后已经过了下滑拐点,背负的“垃圾食品”阴影以及此前曝出的食品安全丑闻,也让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的中国市场开始排斥洋快餐。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实现“旱涝保收”,麦当劳也需要在资本层面上暂时撤离,同时借助本土资本帮助其实现扩张并让麦当劳根据本地市场特点进行转型。出于相近的原因,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集团也有类似举动。根据《法治周末》的报道,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以麦当劳为首的洋快餐企业通过股权转让或出售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引入中国市场的战略投资者,目的在于试图将中国市场存在的业务风险转嫁出去。

关注企业说(qiyeshow),一键求财经新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