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幸福蓝海在深交所创业板启动上市申购,拟发行新股7763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6.62元。引人注目的是,炙手可热的明星“大叔”吴秀波在该公司的大股东里有一席之地。随着幸福蓝海上市,吴秀波的估算身家有望过亿元。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数据,吴秀波2011年为了拿到公司2%的股权,举债3000万;而依据规定,上市起36个月内吴秀波不能出售股票套现。这意味着吴秀波要付出的贷款利息加上本金前后近6500万元。因此,吴秀波的财富增值并没有此前估测的那么多。
吴秀波拥有2%股份 是第六大股东
根据企业查询宝的信息,幸福蓝海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为2.33亿,主要经营范围有电视剧和电影的制作、发行,以及电影院线、影城经营和相关广告经营。从幸福蓝海的投资范围来看,幸福蓝海虽然并非全国性院线,但在陕西和江苏地区有多家影城,投资布局上也涉及了影视制作(幸福蓝海影业)与影视投资(天地纵横文化投资)。
幸福蓝海投资辐射图(来自于企业查询宝)
举债买股的吴秀波,却并没有太多地参与自己所投公司的影视剧拍摄。让吴秀波一夜成名的电视剧《黎明之前》的制作方是华录百纳,其在电影上的力作《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出品方则是北京数字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幸福蓝海主投的13部电视剧中,包括《我的法兰西岁月》《山楂树之恋》《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等,也未见吴秀波的身影。
电影行业近年来的迅速增长不但让万达这样的院线大获其利,也直接惠及了影视公司,这使得影视公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强。特别是2009年华谊兄弟IPO闯关成功,成为首家内地上市的民营影视公司,股价一路攀升之后,影视行业谋求上市的动能也被激发;明星们也看到了投资影视公司坐等收割新股发行溢价的机会。
2016年上半年票房增速甚至出现负数
但总体来看,影视公司上市的成功范例并不多,欢瑞世纪、新丽传媒、海润影视等公司都进展缓慢,一波三折也没能成功实现IPO。成功变身上市公司的影视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根据A股影视类公司近期发布的半年报,除光线传媒的超高利润增幅之外,其他影视公司表现大多不及预期,华谊兄弟上半年净利润甚至出现了同比25%-50%的下滑。这与中国电影市场正在从快速增长期走向成熟期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票房同比增幅为19.7%,而最近5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年增长率还从未低于27.5%。
这意味着,成功闯关的幸福蓝海还是要面对行业基本面的风险,在推出更优质的作品和布局院线的同时,将转型提上日程。比如华谊兄弟目前已经开始从电影制作发行向互联网视频等领域转型。
除了行业宏观环境之外,幸福蓝海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一风险首先体现在经营风险,这一问题集中在过于依赖单一客户上。根据其招股说明书的披露,2011年至2013年江苏广电购买幸福蓝海电视剧支出分别为4920万元、9064万元和1.05亿元,占幸福蓝海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3.95%、13.77%及14.29%,连续三年为幸福蓝海的第一大客户。在表明幸福蓝海的业绩严重依赖于江苏有线一家公司。
更重要的是,这也同样涉及关联交易问题。根据企业查询宝的关系网图,江苏广电不但是幸福蓝海的第一大客户,同时也是其股东。公开资料显示,江苏广电直接持有幸福蓝海65.7%的股份,加间接持股后的比例则高达74%,是公司的控股股东。根据会计准则,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相互购买或销售商品构成关联方交易。这种交易由于将市场交易转变为公司集团的内部交易,能够节约交易成本。但问题在于,这将为公司调节利润和财务数据提供可能,从而可能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或者引发监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