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收费“破壁”免费!互联网金融大佬们打算这么干?

文/张书乐

刊载于《金融博览•财富》2016年第10期,原标题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终结?》

作为国内用户数最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每一个举动总能引起巨大关注,这次也不例外。9月12日,在微信提现收费半年之后,支付宝也发布公告表示,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

支付宝给出的收费理由较为含蓄:“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反倒是3月开始收费的微信更为直白:“并不是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按照易观公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6年第1季度》报告,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分别是63.41%和23.03%。而当占据了移动支付接近90%市场份额的两大巨头齐齐告别“免费”之后,业界近乎一致的宣称:通过第三方支付实现的转账免费和持续十余年的互联网金融免费时代走向终结。

可事实并非表面证据所呈现的那般简单。

羊毛出在猪身上,一句华丽的广告语

没有免费的午餐可吃。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无论是商家还是普通用户,从使用免费的第三方支付进行转账时,心底里就知道这个道理。但互联网行业有个更为蛊惑人心的口号一直让用户心存侥幸——羊毛出在猪身上。

如网络视频,这个口号的落地点是广告商投放片头广告补贴用户观看的视频购买成本和运营成本,但一直入不敷出。最终主流视频站点均通过对部分独占视频进行观看收费来逐步找回收支平衡点。

但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这个“猪”则没有赞助商来承担,只能是亟需扩展业务、增加用户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自己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助理分析师陈莉就指出:“对于第三方支付必须免费存在一定的误区,之前各支付巨头为了壮大自身的用户群体,采取免费政策,现逐渐回归到第二阶段,那就是收费,前期的跑马圈地免费策略已经结束。”

但应该注意的是所谓“支付宝收费”、“微信收费”并不是对账户本身收费,而对从线上转到线下银行的收费。

今年3月全国两会时,腾讯的马化腾就对银行“揩油”吐过槽:银行的钱离开银行体系,进入到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其实都是要收费的,转账的手续费大约在千分之一左右,这是第三方支付一项很大的成本。而随着微信红包、转账数量的极速增加,哪怕资金沉淀会产生利息,但这些利息远远不足以抵消转账带来的成本激增。

可见,收费的表面原因在于银行收取过路费,若无此项费用,则可免费。有趣的是,今年2月,工、农、中、建、交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决定陆续对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办理的转账、汇款业务(无论是跨行还是异地)都免收手续费;7月,全国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宣布发起设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对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电子渠道跨行转账免收手续费。

左手收第三方支付过路费,右手在银行间免费,银行业大有在互联网金融多年攻城掠地下,大举反攻之势。

破壁,第三方支付收费背后的大招

一边高调宣布提现收费,一边吐槽银行收费造成压力,成为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放弃免费策略时的必然动作。

在中国的特殊金融环境下,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一直依赖且受制于传统金融业。这一结构性矛盾导致了作为带头大哥的支付宝和微信,在迅猛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遭遇到杯葛。

尽管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收费本身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国际通用规则。如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PayPal,用户从Paypal里面提现人民币,要被收取相当于提现金额1.2%的手续费,如果转账(以美元形式)到中国的银行账户,每笔需要收取35美元的手续费。提现到美国的银行账户免费,但转账交易要收取2.9%+0.30美元的费用。

更多的论者则认为第三方支付本身是作为电子钱包存在,属于小额支付。而大额支付这样的专业工作还是要交给银行。特别是从去年央行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开始,监管部门让第三方支付机构回归小额、便捷的初衷,不能银行化,不能银联化的意图早已十分明确,更坐实了这样的论断。

但对于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微信支付而言,其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尖兵,同时亦是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借以进军银行业的关键所在,仅仅靠传统行业的挤压并不足以遏制其发展,且绝不会将自己禁锢在小额支付这个狭小范畴当中。

反之,这其实是第三方支付的一种反制。据悉,微信向用户收取的提现费率为0.1%,而微信需要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平均高于0.1%,这些成本一直都由微信支付承担。

若真正以收费来盈利或单纯是消弭成本,则完全可以用转嫁的方式,而非还需贴本的一刀切费率。显然,收费事件的真正战略目的是依靠自身已经形成的极其强大的用户黏性,用看似会导致用户流失的收费方式,逆向拉动海量用户(支付宝:4.5亿用户,微信支付:3亿用户)的舆论压力,以期早日打破传统银行业设立的“收费站”。一旦此目标达成,则以第三方支付先头部队的互联网金融将可获得更为广大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当下的小额移动支付和O2O业务之上。

换言之,一旦目标达成,“收费站”拆毁,则第三方支付又将回到免费时代。

至于用过提现收费来刺激用户将第三方支付内的资金用于消费,则只是一个次级目标。早前微信支付收费后,据腾讯Q1财报披露,通过微信支付进行的商业支付交易量(例如电子商务及O2O服务交易支付)显著增加,C2C支付交易量亦不断增加。但对于支付宝而言,一直和电商平台深度融合的它,这样的增长刺激或许效能不大。

何况,用户并不恐慌的原因里,将支付宝里的零钱转入余额宝中,待提取时,收益也可能高于提取费,或许比银行存款获益更多。

“猪”一样的神队友才是终极目标

然而,上述一切均只是一个当前目标。免费依然是大趋势,或许在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初期,这是一种揽客的需要,但在当下,这其实已经变成第三方支付扩大在金融领域战果的刚需。

特别是在银行们纷纷用免费策略收复失地的当下。可能的选择依然是在场景金融之上,用互联网思维去创造更多适合第三方支付开拓的场景。

其一是形成自己的金融生态闭环。对于拥有强电商背景的支付宝来说,其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在线购物网站,支持几百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缴费,包括酒店、便利店、餐饮、医院、出行等众多行业,还有余额宝、定期理财、买基金、买保险等投资领域。通过提现收费将客户锁定在支付宝营造的网络消费投资的闭环里,并通过蚂蚁积分激励机制锁定粘住客户。一站式金融的体验,其实已经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提现热情。更何况,大量淘宝商家的资金流动本身就在阿里的各个环节之上,本身就有极其强烈的流动性。

在网上就能完成一切,才是第三方支付和其背后的互联网金融所要达成的目标,而这也是其为何在今年借助收费来意图拆除银行“收费站”的关键。唯有如此,用户和资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真正被留在网上。

其二是形成更为广阔的理财、消费空间。目前而言,除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强外,其他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大体停留在较为纯粹的小额支付业务之中,即使发展相对较好的百度钱包、快钱、拉卡拉等,也往往只有在特定的场景下才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完全可能在消费场景拓展之下,实现对整个市场的赢家通吃。反之,除了消费场景外,第三方支付的主流:小散用户,则一直被狭窄的投资理财渠道所束缚,这也是真正传统银行业被互联网金融所压制的关键。而P2P业务从2015年的乱象,正在2016年走向平稳,这都为第三方支付扩大互联网金融的边界,提供了借鉴。

可想而知,最终,第三方支付仍将回归到“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状态,只是这头“猪”,不一定是某个具体企业或群体,而是资金流动和消费增长下的一种收支平衡。

“功成不必在我”,第三方支付可以亏损,更可以给予更多的免费,只要和它有血缘关联的队友们如电商、O2O、P2P等齐齐赚个盆满钵满即可。

张书乐 TMT行业观察者、游戏产业时评人 微信号:zsl13973399819 新著有《探路——互联网时代行业转型革命》,一本关于钻到地缝里寻找创业生机的书。各大网店和书店均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