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粤股交”)发布公告称,侨兴电信和侨兴电讯两家企业通过广东股交中心发行的债券项目20日到期,但两家企业表示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还款。
公开资料显示,上述两个项目均由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商财险”)对债券本息到期兑付提供保证保险。目前,浙商财险尚未兑付债券本息,而是称粤股交提供索赔资料尚不完整,引发一些投资者对于保险公司不理赔的担忧。
“声誉风险一旦升级为群体性事件,将对整体行业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或导致信任危机或集中退保”,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在《2016上半年保险业运行数据解读与风险分析》中直言,个别热点事件的新闻炒作、非法集资群体事件等影响保险行业声誉的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保险业庞大的规模的确不容信任危机缠身。过去五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由2010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4万亿元,年均增长13.4%。保险业总资产从2010年的5万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2万亿元,到2016年10月,总资产增至14.8万亿元,位于全球前列。
一位保险业人士表示,“保险行业比较特殊。保险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属于强监管的行业,在我国,还不允许保险公司破产。如果真的出现保险公司无法经营的情况,一般会有另一家保险公司进行兼并、并购、接管以前的保单并继续履行承诺。如果实在无人接管,还有国家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应对,这笔基金由保险公司缴纳,就是为了应对极端情况。”
“而且,就算出现极端情况,股东们是不会眼睁睁看着浙商财险出问题的,因为在国内,保险牌照是非常稀缺和值钱的”,上述保险人士称。浙商财险背后的股东,不是国有企业就是知名上市公司。
2016年是保险业以风险为导向的监管体系“偿二代”的元年。展望十三五,保监会希望到2020年,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25万亿元左右;加强监管方面,保监会提出,坚持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统一,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统一,风险防范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并重,完善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三支柱”监管制度,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
上述保险业人士指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监管还是行业,或是消费者,都不能允许浙商财险成为行业的“黑天鹅”。
2016年初,为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保监会发出通知,要求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偿二代”监管制度对该类业务的资本约束,确保该业务的整体规模与公司资本实力相匹配;严格选择互联网平台;严格审核投保人资质;明确合作互联网平台的信息披露义务;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产品管理;建立严格的风险管控机制等。
从企业偿付能力看,浙商财险到2016年三季度末,保险业务收入近23.8亿元,偿付能力为266%以上,远高于保监会关于“偿二代”的要求(100%以上)。
具备了偿付能力的浙商财险,`“更不能无理由地违约,这会给消费者传递不安,对行业的形象带来伤害,也会导致金融风险外溢,危及金融秩序的稳定。”
12月20日,浙商财险发布公告称,15日已收到粤股交发出的《保险出险通知书》;根据《保险法》及保险条款规定,浙商财险作为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先进行保险责任核定,在索赔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核定时间不超过30日;如核定属于保险责任的,将在核定后3日内进行保险赔付。
时间在过去,没有人愿意看到保险行业的第一例恶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