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这项新技术有没有颠覆性

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自然都想要发现颠覆性的新技术。但是什么样的技术才能取得成功呢?这件事情似乎并没有固定的套路。但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对于新技术的刚刚问世,很多人会驳斥“这只是有钱人或者年轻人的游戏”。而且但凡有人创造了新技术,就总会有人把它说得一无是处。
许多最重要的技术进展一开始看起来像是玩具这一点无疑是对的——web、移动手机、PC、飞机、汽车。可是我们还要区别这些改革性的创新与沦为玩具的创新之间的区别,区别他们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有没有预测性价值。某个新兴的发明不是看它现在行不行而是他的未来可不可行。

1940年代的移动电话也许只是玩具,但至少给人感觉在几十年后的某个时点利用相同的基本原理——无线电,加上麦克风和扬声器,再加上一个电话号码,这些是可以造成某个有用的东西来的。这不尽然都是对的。1960年时,喷气式飞行背包看起来还像1903年的莱特Flyer一样受限和不实用。的确,就像Flyer一样,它们也只能携带一人飞出几百米远,仅此而已。关键的不同在于莱特的Flyer是一次原理突破,后续可以基于此二进行扩展,但飞行背包却没有办法扩展。它只能飞21秒,因为能携带的燃料就这么多,而且当时也没有改变这一点的进行迭代和改进的路线图(改变得不多,后续60年的时间里时间只是提升到了30秒)。要想扩大飞行范围你需要更多的燃料,但是燃料越多重量也就越大这样一来又需要更多的燃料,不管经过多少次迭代都不能解决这一点——你需要一些新的非连续性的技术。喷气式背包看起来更像是1783年的热气球而不是莱特兄弟的Flyer——它们不算是一段旅程迈出的第一步。
在今天,我已经在其他场合提出过语音接口并没有一份成为统一计算机接口或者平台的路线图。机器学习现在意味着语音识别可以精确地将某人的声音转化为文字,而自然语言处理则可以将这一文字变成结构化查询——这是一个突破。但是你还得有个地方来发送这一查询,现在还不清楚我们有任何的路线图可以做一个系统就任何人提出的任何查询给出结构化的回答,而不是把对web的关键字搜索结果倒腾给你。哪怕是想把语音接口变成对通用计算有用而不是小众的东西,我认为也得有通用AI的支持,而这个(最乐观的情况下)也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