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版的打车之战轰轰烈烈开火不足一个月的时候,4月13日,美团打车突然宣布,在南京停止发放补贴,而且宣布下定决心清理平台不合规网约车,严控网约车司机、车辆准入资质,这基本上意味着美团打车从此基本要归零了。

美团打车虎头蛇尾,与预期差距太大是主因

显然,这一切就发生在美团于上海用高补贴号称拿下30%份额的数天之后,非常具有戏剧性。当然,这想想也不令人意外,几天前美团刚在投资人们的强力支援下收购了更烧钱的摩拜单车,而无论是打车鏖战的上海还是拼命死守的无锡,有关方面已经对恶性竞争“极端不耐烦”。

靠补贴的方式可以拿下市场,但前提是得有能力稳定住,如果留不住客户,那么烧多少钱都成了无用功,甚至连带打击了小的市场参与者,反而给领先者扫清了道路。有消息表明,美团在上海打车份额已经急速缩水,从最高峰的30%到现在的不足15%,可以想象,如果美团烧钱补贴结束,可能市场又将回归原来的常态,美团轻轻的走了,带不走一片云彩。

美团的王兴老板是精通算计的,算力应该很好,通过在上海的补贴与收获应该有了基本的内部结论,借着有关方面监管的坡下驴,也算是保全颜面。更重要的是,经过上海的打车、无锡的外卖两个隔空对决,美团应该理解了两个不同市场算力和实力上的差距,需要积蓄力量重整旗鼓了。

出行公司跨界外卖有先天优势,美团先下手为强未能奏效

最近一段时间,有很多文章都在比较滴滴的打车与美团的外卖两家到底谁更适合冲击对方,焦点也集中在双方的算力上,也就是说,到底打车公司的大数据能力更适合去做外卖,还是外卖的大数据经验更有把握冲击打车市场。

我们不是双方的技术工程师,很难说从程序的角度去比较能力,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外表的现象来看个端倪。毕竟,相由心生,如果心不行,相貌恐怕也不会好看,甚至会扭曲。

做打车的公司进入外卖领域,并不是滴滴所独创,因为打车另外一个世界巨头优步早就开展了“UberEATS”的送餐服务,而且还有声有色,甚至拓展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市场。

根据媒体的报道,Uber高管认为,Uber进入外卖市场有三大优势:第一,Uber拥有200万驾驶员,这些驾驶员也可以配送外卖;第二,Uber在城市地图绘制和最高效率路线方面所做的功课能够帮助减少配送时间,提升客户体验;第三,公司还通过与麦当劳等公司的合作方式来加快UberEats的发展。除此之外,送外卖的司机也不一定需要拥有汽车,UberBike自行车配送也是一种可行的配送方式。

当然,国内外的情况有所不同,Uber的经验未必在中国实用。比如,让滴滴的出租车驾驶员送外卖,在中国就难以做到,而国内的道路情况,让摩拜投资的ofo参与配送,肯定也不是简单可以办好。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团使用了很多手段将摩拜收入麾下,可能也是真的想用自行车送外卖了吧。

滴滴当然也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时刻准备进入外卖市场,所以说,与很多人看到的不同,滴滴从战略上是攻势,而美团却是地地道道的在防守,滴滴做外卖是做了很多功课的,一方面是积累能力,一方面在等待时机。既然Uber已经有成功经验,可见,打车公司的算力是适合做外卖的。

当然,美团也应该看到了这一点,既然双方已经箭在弦上,美团就选择了先下手为强,在滴滴尚未准备在外卖领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在上海给滴滴一个下马威,结果却是捅了马蜂窝。

美团增长受困四处扩张,处处碰壁也是必然

外卖的算力适合做打车吗?与外卖的“吃货、外卖小哥、厨娘”三角计算模型不同,打车往往只有两方,一边是司机,一边是乘客,看似少了一方,但外卖的三方中只有送餐的外卖小哥是移动的,而打车的两方却都是一直在移动中,显然更符合也是更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与美团相比,滴滴的出行应用本身就处在移动互联网的高阶,算是高维打低维,即便美团有一点所谓的高频优势,也被彻底抵消了。

美团做外卖等多年了,也算是有相当的大数据能力积累,把这些能力延展到打车领域,也未尝不可,毕竟数学家的运筹学是通用的。可是,如果做外卖的算力很轻松就可以移植到打车领域,饿了么估计早在多年钱就行动了,而最喜欢四面出击的美团在前几年打车软件一片混战的时候却保持沉默,就更不合情理。

机关算尽却无奈油尽灯枯,美团打车未足月就撑不住了?

很多人发现,即便在出行市场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打车市场增长已经很快。极光大数据《2018年2月网约车app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网约车app市场渗透率为14.0%,与2016年同期相比,全行业的用户规模增长了16.4%。但是,根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自2017年1月以来,外卖服务APP行业的渗透率基本保持在6.5%-7%,行业增长平缓。两厢对比,打车软件使用量还在高速增长,外卖服务的增长却开始脱离单纯的外卖软件,这也是美团压力的根源。于是,即便美团自感在出行市场能力有限,也得去试一试。

结果,美团声势浩大的在打车上找了个突破口,可却很快被打回了原形。有人已经猜测,如果美团继续补贴打下去,即便获得了更多的份额,滴滴也一样会在美团补贴耗尽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将用户的习惯改回来。美团不如滴滴的储备足,这一点应该是王兴在之前能算出来的,但还是硬着头皮上,那就只能解释为,为了上市不得不拼了。

综合起来看,打车软件跨界做外卖,在大数据规划能力方面比相反的进入更合适,滴滴对于市场的综合计算也比美团更现实准确。美团长处在运营流量而非创造流量,不仅在出行规划算力上先天不足,也没有能做到知己知彼,更没有准备好足够的粮草,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丢了饭局中的朋友”,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