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还是没货?苹果麻烦重重,面对疫情手机厂商怎么办?
2月7日,据日经新闻报道,自农历新年假期开始以来,AirPods的三大主要制造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和英业达已停止大部分生产。苹果热销产品之一的Airpods目前库存较少,其2020年上半年订购的4500万套AirPods很有可能无法准时出货。
这则新闻再次颠覆了早前富士康为苹果复工报道带来的喜气。
富士康想为苹果站台?
早前,富士康给出的公告中提到,其国内的工厂会在2月10日全面复工。苹果大部分iPhone都在中国生产,比如富士康郑州工厂,以及上海附近的和硕联合工厂。这两个地方距离武汉超过500公里,这也是让外界担心他们不能准时复工的主因。
彼时,正是业界对于苹果能否保证产量最为关切的时候,在此之前,路透社曾经做过悲观的预测。
路透社在报道中认为,如果中国工厂因冠状病毒而停产的时间再延长一周,苹果的iPhone供给将遇到大问题。
同时,为了避免人多聚集增加传染可能,苹果公司关闭了在中国的所有Apple Store零售店。这会导致iPhone在中国的整体销量下降,昨日知名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认为苹果在今年第一季度的iPhone出货量降幅将达10%。
看似富士康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质疑,为苹果站台。可实际上却未必能够真正解决出货量下降这个难题。
即使富士康全面复工且战力满满,也不足以确保出货量。
按时复工,也难战力全开
据媒体探访发现,富士康在郑州、太原等地复产时间仍暂定于2月10日,不过,目前大部分厂区均已停止招工。
业界普遍认为,富士康集团即便需要复工,部分员工或许也无法在2月10日全部到岗,此外还须采取一系列隔离措施,富士康真实复产情况或不容乐观。
但即使富士康克服困难达成全面复工、产能复活,也依然不能解决出货量的问题。
它毕竟不能一个厂在战斗。
有供应链相关人士认为,若手机行业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复工晚于2月10日,手机供应链将面临大问题,包括印刷电路板、被动组件、机壳、包装纸等重要零件的生产一环扣一环,上游无法交付,下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流程将会被延迟。
对此,苹果也做出了明智的选择——继续停业。
8日凌晨消息,苹果公司将推迟中国零售商店重新开业的时间。
苹果公司在一份声明中称,经过与公共卫生专家等充分咨询,该公司正努力在2月10日当周重新开放公司办公室和联络中心,并且为零售店的重新开业做准备,其在线商店仍然开放。该公司并未提供具体的开业日期。
尽管库存依然没有问题,但是苹果的选择也是考虑到供应链——销售层面的。
不止是苹果……
资料显示,去年12月该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iPhone出货量为320万部。而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已将2020年第一季度iPhone出货量预期下调10%。
即使有货,但物流快递领域的停顿,都会造成开店无货的尴尬,这对于苹果来说,依然是不可接受的。
此外,即使富士康复工复产,全链条上供应不上来,也会导致苹果陷入无货可售的窘境,对于早就没有“饥饿营销”潜质的苹果来说,会极大的影响到财报表现。
不如顺水推舟,继续关店,也为预期表现不佳的财报提供一个理由,顺便降低一点成本。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身上。
据媒体报道,2月3日,华为发言人表示,其业务多在广东东莞,已恢复消费产品和运营商设备在内的产品生产。
对华为手机而言,手机核心零部件包括了处理器、射频前端、存储芯片、图像传感器、电源管理芯片、显示屏等多零部部件,虽然复工,却并不等于复产,华为并未声称能够恢复原有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