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消费还是回血?

价格战还是体验战?

胜利者是天猫、京东还是另有其人?

靠6·18回血?京东主“输出”,阿里用“辅助”,苏宁放“坦克”

6·18年中大促前夕,各路诸侯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准备大战一场。

补贴、折扣、击穿底价……这些曾经颇为动人的词汇在历经几年的大促后,变成了老生常谈。

京东刚出招,阿里就用上了“辅助”

今年也不例外,在5月25日的“6·18”发布会上,京东表态,将推出超级百亿补贴、千亿优惠,以及联合各地政府发放百亿消费券。其中,超2亿的新品将5折上线。

靠6·18回血?京东主“输出”,阿里用“辅助”,苏宁放“坦克”

而阿里也不甘示弱。据天猫25日的数据,今年愿意参加618活动的品牌数量比去年翻了一倍。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古迈的介绍,今年“6·18”期间天猫将邀请600名品牌高管参加平台直播。

换言之,阿里的直播带货路数,将成为销量的主要“辅助”。

6·18大战即将开启,相较往年,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大平台和商家都将此次6·18视为关键回血的场景,特别是许多过去线下场景的商家,一直没有等到“报复性消费”热潮,也将此次6·18视为最后的“报复性消费”机会。

如果在平台的用户体量不变的情况下,是更多的竞争对手去分既有的市场。对品牌而言,这一次的随大流,是不是正确选择?

靠6·18回血?京东主“输出”,阿里用“辅助”,苏宁放“坦克”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王维祎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电商消费者群体的增长空间确实已经触及了天花板,但对于单个商家而言,尽管表面上是蛋糕越切越薄,但每一次618都可能由于促销力度、让利空间以及营销策略得当,而让自身获得足够多的增长。

同时,不参与市场竞争,就可能被淘汰。特别是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这样的淘汰可能更加残酷。因此,无论是随大流、还是“被绑架”,通过618来参与同品类竞争或展示自身肌肉,都成了一个必选项。

此外,用户总量触及天花板,但消费能力却依然有增长空间。

价格战,强力“输出”不够看

用价格来刺激消费,是平台方的基本招式。

京喜表示,将在超级百亿补贴的基础上,与大量国内知名产业带展开合作,推出超1亿件行业绝对低价爆品、超1000万件1元爆款。其预计,将有100个京喜厂牌、1万个京喜产业带工厂和农场实现销售增长翻倍。

靠6·18回血?京东主“输出”,阿里用“辅助”,苏宁放“坦克”

显然,用高攻击能力的“输出”去压制对手,依然是京东和京喜此次6·18中的重头戏。

但仅仅是价格战,依然不够看,这只是“肉盾”,还需要有更多的“肉盾”。

然而,此次6·18,肉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性价比中的品质保障,而有了更多的内容。

用户对商品的需求,一方面随着其对质量、品味的要求更加严苛,使得过去单纯性价比抢市场的模式,正在迭代到个性化、定制化和垂直化的时代,这个过程中,会有新的爆款和品牌崛起。

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下,一些传统消费场景依然没能恢复,而这部分用户的消费热情,则可以视为此次电商618的增量空间,尽管不是报复性消费,却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变现。

对于受困于疫情数月的品牌商家来说,“6·18”之战似乎显得更为重要。

湖北某企业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就表示受疫情影响,60%的渠道直接关闭,截止到现在,线下渠道销售只恢复不到30%。

因此,此次618中,会较之过去比较纯粹的性价比对抗战有所区别,更多的商家会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策略,针对垂直领域的消费热情,进行深度挖潜。

靠6·18回血?京东主“输出”,阿里用“辅助”,苏宁放“坦克”

体验成“肉盾”,能成坦克吗?

平台方面,其实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这个‘6·18’,是价格战,更是服务战。”苏宁易购集团副总裁顾伟表示。

而为了此次6`18,苏宁的组队模式中,突出的则是“肉盾”为王。

据悉,苏宁将启动“1V1”服务计划,利用门店资源,将服务力量调配到最大值,为每位用户匹配1V1服务管家。特别是依托于包括家乐福中国、苏宁小店和苏宁易购等在内的门店,为消费者提供“近场服务”“极速到家”“随时响应”三方面的服务。

苏宁的言下之意,它将要提供一个强线下体验的“肉盾”,以独家的方式,造横行无忌的“坦克”。

尽管各大平台其实在肉盾、辅助和输出都会配齐,但主攻方向却已然各异。

阿里的辅助、京东的输出和苏宁的坦克,将成为其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只是报复性消费,依然不会发生,回血能有多少,则要看各路平台们为此次6·18准备的“总输出”有多少。

靠6·18回血?京东主“输出”,阿里用“辅助”,苏宁放“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