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票成本降至2.13、海外营收5亿,圆通做对了什么?
营收净利双增,业务量显著增长,圆通速递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日前,圆通速递发布半年报,报告期内,圆通业务完成量49.36亿件,同比增长29.79%,占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的14.57%,较2019年同期提升0.87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145.8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9.71亿元,同比增长12.55%。
价格已不再是快递业决胜的关键。
此次财报中,圆通多次重点提到数字化转型对于业务发展的正面影响。
圆通总裁潘水苗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服务质量、成本管控,真正的突破口是全面数字化转型。”
圆通速递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作为核心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举措,成本下降显著。
2020年上半年,单票快递产品收入为2.36元,同比下滑26.02%;单票毛利为0.22元,同比下滑40.67%。单票运输成本0.51元,同比降低31.26%;单票中心操作成本0.33元,同比降低15.02%,人均效能同比提升超20%。
对此,《长江商报》记者江楚雅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数字化转型极大的降低了流程中的损耗,让高度人力密集型的快递业务,有了人力集约的可能。
同时数字化转型也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物联网的作用,物流时效性的提高,都能直观的展示在用户面前,强化体验,也就增强了用户黏性和提升用户使用率。
与此同时,国际化视野也在扩大。
资料显示,圆通也积极参与国际供应链输出,扩大国际发展规模。圆通速递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自有航空公司的民营快递企业之一。
截至报告期末,圆通速递自有机队包括5架波音757-200和7架波音737-300型飞机。上半年,圆通开通定期、不定期国内、国际航线近40条,在海外地区实现收入5.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44%。
公司控股子公司圆通速递国际目前已形成完善的国际网络布局,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公司实体,在全球拥有46个自建站点,业务范围覆盖超过150个国家、超过2000条国际航线。
特别是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圆通速递国际抓住时机,为客户提供包机、运输等服务。
显然,国际市场的拓展,拓宽了场景,让用户有了更多的体验感,同时也让更多的电商如境外电商,成为可能。